《课程的逻辑》著者钟启泉,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长,《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社社长、主编。主要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师教育。
钟教授提出,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这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身体、情感和精神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完整性植根于生活的完整性。生活无非就是人与世界的交往。因此,人生活在世界中,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人与世界的其他构成——自然、社会亦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而现代教育对“整体的人”是支离的,表现在:一方面,课程体系过于追求学术性、专门化,导致课程中缺乏生命气息,从而进一步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另一方面,学术科目高度的制度化和科层化,又秉承了“二元论”的价值观和功利主义的态度,视自然、社会、他人为加以操纵和控制的对象,从而把儿童完整的生活分割,导致儿童的完整性完全丧失。
"整体的人”的发展首先意味着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某阶段的学习结果所作出的最低限度的、共同的要求,并不规定课程的具体内容。这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打开了方便之门。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亦具有目的性价值。这对学生的精神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的人”的发展首先意味着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的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课程体系唯有贯彻自然、社会与自我有机统一的原则才可能实现整体的人的发展目标。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从而培养人格统整的人。其次,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当自然、社会与自我彼此交融,归属于学生整体的课程生活时,课程的意义才真正得以呈现——学校课程的宗旨在于让我们充分运用智力、敏感与勇气思考与行动,促使我们关切自己与他人,帮助我们在公共领域成为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私人领域成为对他人负责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