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我的姐姐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在近期上映,由张子枫主演。这部电影也反映了许多现实题材,剧情贴近生活。
最后镜头的一幕是姐姐放弃签署赡养协议,拉着弟弟离开。姐姐和弟弟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或许在大多数观众来看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弟弟没有被送人,姐弟俩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但我却觉得这并不是完美的结局,但我情愿结局最后停留在姐姐狠心签下放弃赡养协议,姐弟俩各自安好。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太狠心了,全然不顾亲情。但这就是现实生活,它是残酷的。有没有人想过呢,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姐姐为了弟弟放弃了一直以来去北京的心愿,影片中姐姐为了去北京的努力影片中有一些片断也呈现出来,姐姐努力观众都看在眼里。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姐姐带弟弟一起去了北京,那会有多么地辛苦。姐姐不过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本来应该像同龄人一样享受家庭的温暖,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但是她却要背负比同龄人更要沉重的负担,买房子虽然有100万,但是在这个社会一百万够干嘛,够用多久?
在剧里姐姐也说过她也要结婚生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即使父母健在,家里有年龄差的那么大的弟弟或妹妹,和这样的家庭结亲也需要考虑一下,何况父母双亡的家庭,弟弟还小,要靠姐姐抚养长大。至少需要十几年,这些时间里姐姐青春不在。
当生活压垮姐姐,姐姐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会不会责怪弟弟。这些都是未知数。
姐姐可能会在北京努力,而对于弟弟来说,他还那么小,父母双全的家庭,对于他的身心都是有好处的。家境的优渥对于他教育也是有益的。
或许这样有些不尽人情,抛开亲情而言,对于现实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安排。当然不排除有特殊情况的发生。(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