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概念:
提取线索:与已存储的信息相关且可以促进对这些信息的提取的外部信息。
编码特异性原则:如果一个提取线索可以帮助重建信息最初被编码时的特定方式,那么这个线索就是一个有效的提示物。
状态依存性原则:如果个体在编码和提取信息时处于相同的内部状态,那么对信息的回忆成绩就会更好。
迁移适应性加工:编码和提取的情境背景匹配时,记忆更容易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
一些研究结果:
对记忆的提取能够增强后续的记忆,即学习+延迟测试的效果好于学习+学习。
学习后测试会损害随后记忆,即提取引发遗忘现象: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一个项目损害了随后与提取项目相关的回忆。
提取会改变随后的记忆,可能与记忆的再巩固(回忆时,记忆变得易受破坏,需要对它们再进行巩固)。
一些思考:
1.在对记忆的提取方面,我们大多都有过很多的实操应用,特别在应试方面,考前熟悉考场、开展模拟考试、适应考试作息等等这些状态依存性原则和迁移适应性加工原则的应用似乎都曾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但是,抛开应试等局限性的东西,状态依存性原则和迁移适应性加工的原则等的应用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界限,是引用的越丰富、程度越大越好,还是会有一个度,超了这个度,也有一些弊端不容忽视?
2.对记忆的提取能增强后续的记忆,这一观点似乎为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提供了论据支撑,提取引发遗忘现象,看似是暴露了题海战术的弊端,即总有一些覆盖不到,未被提取的被抑制于以后的回忆,但是,也可能会成为扩大题海范围的又一出发点。
事实上,反对题海战术的呼声一直存在,支持并延续题海战术的力量也一直坚挺,各方看待并理解题海战术的的角度和出发点也不完全相同,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具体到个人都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当我们某一阶段面临是否要应用题海战术的抉择时,不妨先试着回到自己内心最初的出发点,把当前所需和长远的理想综合起来,分析出你所理解的题海战术对你而言可能产生的利弊,然后再做出你的下一步行动。
其实,人生远不止题海战术这一个可能要抉择的事情,但是,当所有的抉择时刻来临时,我们都不妨先回到最初的出发点,之后,也许会有更贴近内心的思绪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