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云南参加一个社会心理学的暑期班前,老公读完了这本《舍得舍不得》,当时强烈我也带上它去旅行,我因为嫌所带东西太多就搁下了,主要原因还在于当时随手翻了一下觉得没有一下子吸引到我遂内心里有了排斥感。尽管大师的《孤独六讲》等书陪我度过了美国一年的孤独生活,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或许是内心不想破坏这份美好吧。
后来回来后又带孩子去了外省,仍是置于案头不顾。但是两次旅行,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问自己,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了亲近大自然?但面对相似的景点,内心已不象初始时那般激动,亦不象最开始那样对大自然百般敬畏了。那当我置身于这些熟悉或陌生的环境里时,我究竟想获得什么呢?苦思不得解,回到家看到书桌上这本书上“带着《金刚经》旅行”的字样,忍不住再次翻开,细细读来,却直后悔没早日读罢,更后悔在旅行时没有带上她,如果早读了或许在旅行时又会有不一样的心境吧,或许也会象蒋先生一般爱上金刚金吧。
爱先生的文字,更仰慕先生的学识。要写读后感实在是怕自己的浅薄玷污了先生大作。昨日看到袁师分享一文中提到每日心灵功课中说继续写感恩日记,原则是自然流淌的才是真正的感恩。不需要把感恩日记变成小学生的作文,去感恩高大全的一切,从而塑造完美的他人或者关系。只需要敞开自己,为看到的一朵花,一棵树,路上行人的一个微笑愉悦了自己的心情做一个记录。先生的文字就是这种敞开心扉的自然流淌,宇宙一切万物在其笔下都有了我们常人看不到的一面,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
读罢全书,敬佩之余,我能做的大概也就是为这些愉悦了自己的东西做一个记录吧:
多年来蒋先生习惯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先盘坐读一遍《金刚金》,他说也不十分清楚为什么读,只是觉得读了心安吧,就读下去了。一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读一读,后来明白了,读懂经文不难,能在生活里切实做到却很难。因此,一次一次地读经文,并非是将其读懂,而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去努力做到。正如劝人“舍得”容易,而轮到自己时仍会“不舍得”。
先生说历史如潮来潮去,贪看眼前繁华热闹,容易执迷。知道潮来潮去,都要在时间中淹没,也就少一点执迷吧。或许是为了让自己少一点执迷,先生时常会流连于那些让他心静的地方,清迈的无梦寺,京都的永观堂……他在游历中参悟人生,又通过金刚经和佛学智慧来表达自己对生命、对自然、历史、文学、美学的种种体悟。他说,文学首先是倾听自己内在安静的声音,学习独自一个人与自己对话的力量。旅行之于先生有了更多的意义,而我也似乎有点明白,自己只是在用世俗的眼光来强迫自己去远行,除了满足自己“到此一游”的虚荣心外,有的只是浮躁。
先生说诗人指点江山,也多是心境中的江山,与历史与风景都关系不大。因为浮躁,所以在旅行时才看不到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吧。而先生的笔下画面感扑面而来,如果说金刚经让先生心安,那么看罢先生的文字也能让人极其心安吧,因为看完一遍会忍不住再回首。就如此时,特别想合了电脑,沏上一壶香茶,燃上一盘书房禅香,静静地流连于先生的文字中……
——————————————————————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52-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一本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52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