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学习者,很喜欢学习新鲜的知识,但是好像却不太愿意做复习回顾和总结,觉得无聊或者自己已经掌握了,不想多看一眼。就以在口译100小时群(见本文底栏)里的朗读行动为例,有很多人非常迫切地推进到下一天的新课学习中,却不太会多复习一下前几天的材料,总结一下犯过的错误和注意要点。
对这部分人而言,学习新鲜的材料,可以很好地满足“学到了新东西”的感觉,因为这是新的,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于是往往很兴奋,感觉自己又长了见识,持续下去必然会有更多的本事。
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有的人就把学习当成了“持续地接触新信息”。正好现在的社交媒体又可以满足人们不断看到新信息的需要,于是一拍即合。刷微博、刷朋友圈、刷知乎,都开始成为学习的一种形式。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词,叫“碎片化学习”。
这个趋势在过去的一年更是推广到了极致,知识付费的热潮出来以来,有一群知识创业者把一些业已存在的知识,通过打碎、简化、浅化的方式,像流水线一样,灌输给读者。这些有的以全球科技前沿的名义告诉你,有的是以帮你读书的方式进行。于是每天学一点新东西,成为时尚的口号。
这的确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每天看点离知识近一些的内容,总比看点黄赌毒好得多。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学好,而不仅仅是顺便看看,学学而已,那还是要离娱乐化的学习远一点好。
在学习中,我们要克制喜新厌旧的姿态,更多地把目光放在自己能否掌握应用上。从这个角度而言,一个你不能掌握应用的知识点,就应该是新鲜的知识点。对于新鲜与否的判断,一定不能来自是否只是大概看过、好像听过、貌似读过,而是要检验自己是否推演过、分析过、实践过、总结过。
一部三年前你看过的电影,三年后再看,也必然能找出一些你没有注意过的细节;更不要说某个领域的知识点,你只是大概稍微浏览了一下。
从这个意义上,以快速阅读为导向的学习机制,和以读书数量为标榜的行为,都是非常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的。
你想想,为了面向大众拍摄的电影,即使是看得再舒服,你都不可能一遍完全理解,更不要提一本书或者一个领域的知识点,你是可以通过什么快速或者一天三本的方式搞定的。
用一种浮皮潦草的姿势去搞学习,在仪式中把自己感动,看着朋友圈里自己的阅读打卡,你会感觉自己好像很有收获的样子。但是如果最后落到你的脑子里面,仍然什么都没有,那所有的学习其实只是一场春梦。
而倘若你要把那些书本上的理念、想法、推演、思想深刻的扎根到你的脑海里,变成无法分割的个人精神财富,那真的是要反复咀嚼,多个角度审视。这些都是在新鲜感消失以后,需要顶着头皮硬上的。积累精神财富和积累物质财富,没有哪个会更容易一些,除非你是搞到了假钱,学到了假习。
这期间最需要克服的大概就是,“我以为我懂了”,“不就是XXX”,“我要赶紧看完这本书发朋友圈”,“下一本要来了要赶紧看这本”的类似心态。这是成长进步的大敌,是心态的毒瘤。
注意我并没有否认“把书读得很快”和“读很多书”的价值。当我们需要做文献综述的时候,需要快速检视定位方向,快可以发挥作用。但是很重要的区别在于,执行者的是否具备特定的知识储备。当你已经是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的时候,是很容易有个轻重缓急的尺度的。而成为专业人士正好需要的就是扎扎实实学习,包括本文说的复习。
说人话就是,在你开始跑的时候,想想自己能不能走得稳?但是现在问题是,在精神世界的领域里,有许多人尚不能独立行走,而有人稍微鼓吹一下,就感觉风来了,认为自己马上就可以飞了。
其实那些所谓熟悉的知识,如果你能掌握好,是能发挥出许多力量的。就看高中的那些知识点,如果你掌握得比其他大部分人都要好,那你是可以有直接的门票进入国内顶级高等学府的,甚至连你家庭背景都不用看。这是最简单省事的“逆袭”方式,你真没必要在前人已经搭建好的教育体系里把自己搞成渣,然后走上社会一副苦大仇深我要学习然后逆袭再另立门派改变中国教育的样子,后者的经历只是在还债而已。
而如果你在这个阶段里,没有锤炼好自己把这些“不新鲜”的知识玩转好的能力,却想在“新鲜”知识的海洋里玩出点新花样,认为这个是一种形式不同的学习,可以有更省事的进步,我觉得这个有很大问题的。
我其实很害怕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天天在“学习”,标榜自己是终身学习者,但是却只能看那些最浅层的内容,不愿意多深入一些,再复习一些,不想多看一眼那些自以为掌握的内容,却幻想自己能在某一天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符合成长的规律。
也许的确某一天会有变化。万一变化前的等待期,比我们的寿命还要长,那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