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开情绪迷雾,实现情绪自由。欢迎学习情绪管理课程。
本课程由武志红心理和看见心理联合出品。
今天是我们的第4课,那么从这一课开始连续6课,我们将深入6种最常见的情绪。看一看这些平常可能经常被我们谈论的情绪,它到底是从何而来,它的属性以及它内在的机制是怎么样的?
当然这些情绪有很多可能都是让我们觉得不那么好受的,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生命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让我们难受的情绪,它是不是有什么功能呢?
其实我本人抱有这样的立场:我觉得任何情绪不管是让我们好受的还是我们难受的,我们精巧的生命体既然能产生情绪,这样的情绪就一定有某种功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情绪是我们能够存活能够发展能够进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真的是这样吗?那就让我们一个一个的来看。
今天我们首先要看的就是我们最常被提到的焦虑,好,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焦虑的第1个特点,也就是最显著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焦虑,它一定是指向未来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所焦虑的事情,一般都还没有发生。比如说,考试要是考不好怎么办?我男朋友不爱我了怎么办?我的车放在外面被偷了怎么办?自己想的这些让你焦虑的事情它都还没有发生,但是在你的思想里,你觉得它有可能发生,而你又很不希望它发生。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种难受的情绪。还有一个特点,由于它指向未来,比如说你明天要去春游,你当然希望是个艳阳高照的好天,但是你又不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没有办法去验证,所以你就很焦虑是吧?
由于它指向未来又不能马上被你检验,被你确定。所以啊,你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些感受。从根本上来说焦虑是我们不能耐受不确定感,明天可能下雨可能不下雨,我们不能耐受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
那么第3个焦虑的特点就是所焦虑的事情总是一件你试图回避的事,也就是说你所焦虑的事情都是你不希望它发生的事情。我们再来小小的总结一下,我们说焦虑有三个特征或者三个属性,第一它是指向未来的;第二他是我们对于不确定感的一种抗拒性的反应;第三焦虑所指向的事情总是我们试图回避的。通常的话就是说都是一些不好的事。
那么焦虑的反应有哪些呢?一般都有下面这三条,
那么第1个是心里乱,心情比较烦。第2个是紧张,有的是持续的紧张,躁,那么第3个可能是坐立不安。坐立不安,有一点就是说身体的一种反应,就是你老呆不住,就像我们电影里去拍那种焦虑的人,他怎么拍呢?就是来回走,他不是站在一个地方,他就来回走,我们说的晃悠啊,就是这个样子。
上面说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三方面的影响,紧张是心理层面的,心烦意乱是从认知层面的,比如就容易胡思乱想;而坐立不安是身体层面的,当然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
下面我们要来说一下焦虑的功能:焦虑这样一种让我们非常难受的情绪,它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其实焦虑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它能够触发我们有效的行为。
比如说还是原始人的时候看到有同族的人被老虎这种猛兽吃掉了,这个当然会引发很大的焦虑,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或者说白天摘果子或者打猎的时候再碰到老虎,那么这种焦虑,我们刚刚上一场讲过了,首先锁定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就会全神贯注的去盯着老虎,是吧?然后我们就会看看能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是有团体的话,比如说我们人比较多的话,我们就可以一起想办法。
所以焦虑它极大地调动了我们的能量和内外的资源,去触发一些有效的行为,比如说最后我们挖了个陷阱。把老虎抓住了或者是吃掉了,那这样的话,使得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种族能够存续下来,对吧。
再比如说我们晒谷子的时候担心第2天会下雨,那么我们可能就提前搭好了棚子,并且可能又产生一个动力,我们去观察一下云。看看找到一些天气变化或者下雨之前的这些征兆,可能慢慢的就发展出最早的气象学。
焦虑可以让我们去做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如果是有效的话,那么它就比较大的程度上避免了我们担心或者害怕的事情发生,从而推动了比如说种族的延续也好也好,科技的发展也好,文明的进步也好,其实这里边都跟焦虑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说焦虑它本身不是问题,它更不是疾病,它在维持我们的个体在我们种族的正常生存都是很有必要的。
就像我们的饥饿感,如果一个人没有。饥饿感的时候,那可能就真的会废寝忘食,然后就真的把自己饿死了,是吧?所以焦虑也是一样的。焦虑是我们保持对环境的一种敏感,正常的焦虑,或者说适度的焦虑,让我们产生了很多有效的行为。
所以当你焦虑的时候呢,你不要觉得焦虑是问题,其实你的问题是可能没有办法在这个时候把它转为有效的行为。
那下面我们就要谈一下焦虑,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问题呢?
第一就是不能确立有效的边界。
这个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很心仪一个人,就是你很喜欢一个人你想向他表白,但是你并不知道他接不接受你,所以你很焦虑,你说就是我表白了,他拒绝我怎么办?甚至不单是拒绝我,可能还奚落我怎么办?好那个时候由于对方的反应不是你能控制的,但是对方的反应呢又是你非常在意的,所以你就很容易跨过边界,就是说你没有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单纯的把能量放在去期待对方产生一个行为,或者害怕对方产生一个行为上,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应该重新确立边界。
什么意思?比如说你可以向他周围的朋友了解一下他喜欢什么,或者说比如说你可以去美容院里做一下美容啊,把自己变得更有吸引力,你看这个都是你可以做的,就是你把控制的对象转到你自己身上。
这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在划分了边界之后,实际上你就可以把焦虑这种情绪转化为有效的行为,实际上增加了你这种表白的成功率是吧。
第2点就是不能转为有效的行为。
这是我们刚刚反复说的,当焦虑不能转为有效的行为的时候,这就好像你螺丝已经打滑了,啊,已经吃不上力了,所以你白白承受焦虑的痛苦,但是呢,却不能转为有效的行为,这个时候就使得焦虑本身变成了一个问题。
比如说你第2天有一个重要的面试,你头天本来应该睡个好觉精神饱满的去参加面试,但是你由于担心第2天对你来说非常重要面试的结果,结果反而是睡不着觉了,结果第2天可能精神萎靡对吧?
第三就是对这个结果过于的执着,或者说并不能觉察出我们内在的一个动机。
这个话怎么来理解的,实际上你做任何事情,就拿我刚刚的例子,你喜欢一个人,其实内在的动机是什么呢?可能是这一类人,或者说这个人身上的什么特质是你喜欢的,其实你并不一定非得喜欢具体这个人。
当你明白这一点之后,实际上你对这个具体的这个人,或者说对具体这件事的这种执着,可能就能够放开了松开了一点。
比如你面试也是一样的,你觉得这个工作很好,一定是说你喜欢这个工作的某个特性。可能是这个工作符合你的兴趣或者工资高啊,或者说比如说具有创造性,但是符合你兴趣,工资高和创造力这些事情,并不一定只有这家公司能提供。
所以说在我们出现这种非常焦虑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到底我们内在的动机是什么。
好,我再举一个例子把它说明一下,比如说你面临一个非常重大的考试,你对考试的结果非常在意,所以你就产生了一个焦虑的情绪,这个焦虑是指向还没有发生的考试的,所以焦虑的情绪本来它的功能是让你更努力的去复习。对吧,但是焦虑的强度太大了,因此于焦虑本身成了你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种焦虑反而是你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复习了,这个时候就像你螺丝的时候滑丝了,吃不上力,这个时候你的焦虑就已经转不成有效的行为了,如果你能够先放下考试这个事情,首先来面对焦虑,可能你就会发现过度的焦虑就让你在考试之外创造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情绪问题啊。
所以说你现在有了两个问题,第1个是考试照样还要考,第2个你还要面对焦虑,通过内在的观察,可能你就会发现考试之所以对你有意义,可能跟你一个内在的观念有关。
比如你认为只有这个考试考得好,你才能考上大学,你才能成功对吧?但是这个观念本身其实是可以再去考察的.
还有呢,其实你要的只是成功,你发现你要的是成功之后,你就会发现可能有很多成功,所谓的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个时候你焦虑的情绪也会缓解对吧,因为毕竟成功不止一条路.
我们通过这么一个例子来涵盖我们刚刚所说的跟焦虑有关的各个方面.
那么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焦虑是有它非常重要的功能的,就是转为有效的行为,
其次,那转不成有效行为的焦虑就可能成为我们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第一是不是能够重新的确立有效边界,第二是不是能够转为看看自己能做点什么,就是转为有效的行为;第三就是加强对自己内在动机的觉察.
其实如果你做到了这3点,你会发现可能你的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
我们今天就是这样,我们下节课再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