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买菜纠结记

我很少去市场买菜,直到这两年自己带娃才开始尝试去市场买菜。

之前去买东西,大多数会选择去超市在那里,我可以静静地端详着商品对比的价格,然后再选择自己心仪的物品。

哪怕是买菜,我还是喜欢去超市,因为那里是明码标价,我不用担心被坑、买贵了。

家婆是喜欢去逛市场的,包括菜市场。选择不同的时间去,价格是浮动的,享受那种与菜贩子沟通的过程,或许只是几块,或许只是几毛,但也是生活的一种乐趣。

今天在家里刷视频,整个人不在状态。突然想想还是要动起来,去市场给孩子买内裤。经过菜市场我没有进去,我选择了去市场旁边的超市购物。

在超市里,我的脑海里就在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在菜市场里面感到局促,让我行动的脚步退却了呢?

是认为菜市场的菜贵,买不起?觉得自己太实诚和精明的商贩杂交道总是处于下风?对可能有说不清道不明状况的害怕与恐惧?

转念一想,灵魂拷问:我到市场买菜,我会失去什么呢?又会得到什么呢?

我的脑海里面不停的浮现着这些疑问。

小时候的生活环境里,我是不需要买菜的。方圆几里没有市场,就算父母单位的小卖部也是国营单位,明码标价,作为家里老小的我甚少去买东西。也没有花钱的机会。

后面到外地上学,包括上班,大部分都是吃饭堂的饭菜。自己做菜也少。

成家买房养娃,有家婆操持家务,负责每天买菜采购日常生活食材。

我忙着打工上班赚钱,就算煮了自感味道尚好的饭菜,也是被嫌弃的。

一年半前,家婆选择回老家,我开始了全职家庭煮妇的生活。我尝试着到市场买菜,买肉不会讨价还价,对肉制的种类才慢慢有了概念。

“体验”这个词特别好,我现在做的饭菜生的孩子们的喜欢在最初我苦恼也自己做的饭菜不好吃时,女儿的言语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不会呀,妈妈做得很好吃呀,我喜欢吃妈妈做的菜。”

孩子每餐的光盘是对我所做饭菜的最大的赞赏。

突然间发现菜市场也没那么可怕,我也不需要感到局促,喜欢就买,又不是买不起,就算偶尔被坑了,也是一种生活的经验,下册长记性就行了,相信好人还是多。对于做生意的人诚信经商,生意才做得长久。

想到这里,我释然了。我重新掉头回了菜市场,在其中一个商贩那看到了心仪的银白菜,我问了价格,选了几颗白菜,交给摊主。“三块半。”那位摊主爽快地说和另外一个来买菜的人寒暄着,表示她做生意,都是实实在在的,从不缺斤少两,是多少就是多少。

前段时间,开始了正念练习。呼吸就是正面的一个铆钉点,通过关注自己的呼吸,从而去审查自己的一些念头。

想通了,便有了勇气,有了行动的可能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