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会盯着一些不可逆转不可改变的因素不放;甚至恐慌时间飞逝,自己渐渐老去,人生仿佛已经所剩无几。
2.注意力回收,较少地关注外在,开始看见自己的体验。通过抑郁,你看到了一直被忽视的自己。
3.人之所以会进入抑郁,是因为:
对自己的要求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超出自己的实力。我们惯常会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能做的还有很多,做不到就怪自己。我们也会惯性地认同外在的标准,认为人就应该努力、上进、负责任……我们为了实现这些标准,为了获得社会认同感,会不断地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在我们成长课里有个同学就谈到了他每天工作完回到家就会心情很沮丧,家人都在,但还是感觉空虚抑郁。后来访谈完发现他是个不会磨洋工,特别负责任的人。负责任本身是件好事,但是负责任超过了对自我的关爱,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责任大于了自己的感受,就会透支自己,身体就会自动进入淡漠的保护状态,这时人的体验就是抑郁。
4.而人抑郁的时候实际上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严重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如果我们做了太多自己不喜欢的,但是以生存、责任、正确、大家都做为名而去做的事,那么人离自己的心就会越来越远。人就不能做自己,不能活出真我。这时候潜意识会感觉不到自己活着,更像是社会标准下的一个傀儡和机器。这时候人就需要进入抑郁淡漠状态来提醒下自己:除了赚钱和责任,你该关注一下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和感受了。
5.是的,抑郁,只不过是我们嫌弃自己的结果。
嫌弃自己还不够好,拥有的还不够多。我们看不到人生其实还剩有太多的时间,却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剩得不够长了,觉得自己老了;看到比自己牛的人就觉得自己笨;看不到自己步入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总是跟身边更优秀的人比较,觉得自己好像真的还在为生存恐慌;看不到自己拥有的能力、责任、财富,总觉得不够,不够,还不够。继而绝望。
世界上对自己最不好的人,恐怕就是自己了。你嫌弃过最多的人,恐怕也是你自己。
因此每当你感觉自己一无所是的时候,你都应该听听你内在那个骂自己的声音。然后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你是不是又开始不喜欢自己了?
6.那个平凡的、无能的、差劲的自己是不被爱的。所以我们不允许自己那样,就在意识里拼命地排斥那样的自己。可那又是人真实的一部分,你越是排斥,它就越是会在你没有防备的时候悄悄溜出来,以抑郁和绝望的形式呈现。
对一个人最深沉的爱,不是鼓励他,安慰他说你很好、你很棒,而是告诉他,你好了是很好,你不好了也没关系,你失业了也没有关系,你一无所有了也没有关系,你还有我,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护着你。
这就是无条件的接纳:我接纳这个优秀的你,更接纳这个无能的你。我喜欢这个做对的你,也喜欢这个什么都不做或者做错的你。
在这种接纳里,人会彻底成为他自己,感受到内心深处涌出的感动。仿佛回到了子宫里一样,体验到全然的接纳、融化,然后绽放。
人都有脆弱、无能、恐惧、自卑的一面。没有例外。
7.在我的访谈中,有许多家庭里的女人不愿意看到男人脆弱的一面、家长不愿意看到孩子脆弱的一面的例子。他们把男人和孩子都投射为无比强大的存在,好像他们从来没有烦恼和脆弱一样,所以总觉得“他应该……”“他为什么做不到……”
当人的脆弱、自卑、无助从来不被看见的时候,那么就连自己都不愿意看见这些了。只是在抑郁的时候,人才会偷偷舔舐自己的这部分。
可是抑郁如果能被分享,就会溜走。
因此你需要看到另外一个人,他会有抑郁、会有脆弱、会有无助,而不是假装视而不见,对他继续要求。
8.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属于他自己的脆弱、无助和自卑。无论男女,没有谁能24小时积极、坚强。
当你想理所当然地要求另外一个人为你做点事情的时候,你也要先问问他:
你还好吗?
接纳自己的绝望。每个人都会有感觉到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绝望是人类正常的情感,并且是美丽的情感。
不要担心人会沉沦,人在安全的状态下,本能就是活出自己,就是上进,而不是无休止地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