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基础
生态是乡村的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建设宜居乡村,首先要抓好生态建设,让乡村回归自然之美。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到厕所革命,乡村环境焕然一新。许多地方还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农民创造了增收途径。浙江安吉县余村,从过去的矿山村转型为如今的美丽乡村,靠的就是生态理念的引领和实践。他们发展竹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二、宜业兴业:乡村发展的动力
产业是乡村的经济命脉,是农民增收的源泉。建设宜业乡村,要立足乡村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一方面,要巩固提升传统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如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贵州某县依托大数据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精准种植、精准营销,让山里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他们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体验乡村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
三、和美乡风:乡村文明的灵魂
和美乡风是乡村的精神家园,是乡村文明的重要体现。建设和美乡村,要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乡村记忆,凝聚乡村精神力量。许多地方通过开展文明村镇创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山东某村通过建设村史馆、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乡村治理:和美乡村的保障
乡村治理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长治久安的关键。建设和美乡村,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让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还要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依法依规解决乡村矛盾纠纷,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农民为中心,以生态为底色,以产业为支撑,以文化为灵魂,以治理为保障,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让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