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说明后世著作可能并不能领会先贤精神的道理。
原文:
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
先生曰:“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
真愈远矣。”
陆澄说,后世的著作恐怕也有不少扰乱正学的。王阳明解答说,人心天理都是混沌模糊的,圣贤写书,也就写个大概状况,只是帮助人求真,而所写并不一定句句对应真理。因为写书时候的周围情景不为后人所知,无法复现,如果强行根据字句模仿解读,只能越走越远。
1 语言的局限性。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语言这个东西,就会发现,我们平时以为想什么就能说什么,但实际上完全做不到。最简单的,不借助画笔,我们能说明一个图像的全部内容么?不借助音乐,我们能将某歌曲的情绪韵味全表达出来么?当我们开心时,能用语言将开心描述清楚么?显然都不能。甚至可以说在任何领域,语言的功能都很有限,天理人心也是其中一个领域而已。
2 “意”是什么。圣贤的语言,也只能说个大概,与其说是描绘了真理,不如说是指明了道路。这就像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别,前者告诉别人真理,后者引导别人发现真理。但理解为后者会让事情变得复杂,现代人的常识中,多数时候习惯将语言理解成前者。作者的“意”是真理,但写出来之后变成了言,就只能被读者用作参考了。
这里可能会让人觉得艰难,因为好像阻塞了认识的道路。我们原本以为作者所写就是其所想,但现在事情变得复杂了,也更困难了。但我们先思考这个“想”是什么意思。想到的事情,已经是具体的发生了,在具体的情景中,更接近于“事、物”而非心。心性是存住的那个,而“想”已经是取出来的状态。我们平时说一个人很有“思想”,其实并不是在讨论他想了什么,说了什么,而是说其有智慧。又有时我们说某人的“思想”是“格物致知”之类的,就是具体的思想。可见在使用中,“心性”、“智慧”与“思想”的混用让人觉得所想就是内心,其实并不一定。用现代比较好理解的概念,可以说是“潜意识”层面属于内心,但不被表达,因此仅仅表达的部分并不等同于内心。又有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是先于我们自以为控制行为的意识的,人是由身心控制的,而非仅仅流出来的那一点意识控制的,更为那一点意识进一步压缩变成的一句话。
无论是作家,还是歌手,都强调全身心地创作状态,这不仅仅是指废寝忘食地努力,而是一个真正与“全”相关的状态。努力避免化为具体的“想”的内容的限制,将原本难以表达的事情努力地和盘托出。说起来玄妙,但其实很常见。有些人说话时候,说一句考虑一句,句句艰难;而有些人在一些场合说话,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现实情况中,后者的现象觉不少见。而这就是一种全身心的状态,会觉得说什么都是“中的”的,即使言语上有些前后矛盾,但意思上却有一致性。当然,这个“一致”的背后究竟是有趣的天理人性,还是自大,或是纯粹地意识流,就看个人水平高低了。只是说明此状态并不难达到。而具体的写作中,受到作者状态,和王阳明说到的诸多情景,以及读者的关注点影响,具体语词总是会导致人的误解和读偏。
既然有全身心地表达,自然也可以想到全身心地接受,都是超越了具体言辞的状态。而比照全身心的表达,我们也可以设想全身心的接受是什么状态。全身心的表达,有时会与身体共鸣,手舞足蹈难以自已,而接受时,也会有类似的状态。表达时,即使有些语句有矛盾,也觉得无所谓,在全部都能认同的同时又能区分出如何使用。接受时也类似,儒家先贤的言论多有不同的侧重甚至是冲突,但并不妨碍真正有共鸣的人理解。其实“共鸣”一个词就可以概括这种状态,但一个词给出的引导实在太少。领会“深意”,或是全身心的理解,可能具备真诚、身体反应、全局无碍式的整体理解、并能发现一些显然沉溺于字句的理解。很多行当中,这就是“入门”的标志。入门之前,做什么都错,其实只能“修身待命”,而入门之后,“学知利行”才真正有意义。
当然,虽然王阳明强调自我印证和心,但在标准繁多的现代,“自我感觉良好”,哪怕是共鸣式的全身心良好,也不代表真正有意义,还是要经过具体的事件和行事来确证自己的对错。如前面提到的,全身心的状态是很常见的,喝点酒,朋友们就都进入这种状态了,崇拜明星,也是这种状态,但孰对孰错,就不是个人感觉的问题了。
总结为,语言是有局限的,“意味”多在言外。全身心的状态,才是更加可靠的表达和接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