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王沦为病人,可能要比普通人经受更多的折磨和考验。《疯王乔治三世》就为我们讲述了历史上这位极有争议的君王那段疯癫往事,至今在英国皇家图书馆还保留着很多相关的历史资料,信件,也让这部历史剧更好地反应了这位复杂而戏剧化的君王。
《疯王乔治三世》剧作来自于英伦当代国宝级作家阿兰·本奈特。他获得过五次奥利弗奖,两次托尼奖以及一次奥斯卡奖提名。该剧1991年首演于英国国家剧院,他曾与英国国家剧院前艺术总监尼古拉斯·希特纳有近10次合作,所以是精心打磨的佳作。2018年适逢诺丁汉剧院70周年庆,上演了最新复排版本,请到了《神探夏洛克》里的“麦哥”马克·加蒂斯和阿德里安·斯卡伯勒两位奥利弗奖得主主演,可谓阵容强大。
乔治三世在历史上虽然不如维多利亚女王或查理王那么英明显赫,但他处于英国高速成长壮大时期,统治期间励精图治,严以律己,是位心怀天下的好国王。不过世界风云变化,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自我压抑造成了他精神上的困扰,最后发展成严重的精神疾病。历史上对这位疯王褒贬不一,在他患病期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也一直成为人们想探究的部分。
“我是英国国王!”“不,陛下!您是一个病人!”当不可一世的国王成为病人,就仿佛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摆布。而每一个为他治疗的医生,都有各自效忠的主人,医案都有了特殊目的。国王的病引来了一场政治风暴,觊觎王位的子嗣,见风使舵的大臣,伺机而动的仇敌……宫廷里弥漫着阴谋的气息。
曾经大权在国王得病后举止行为极为古怪,不能打理朝政。威尔士亲王野心勃勃打算篡夺皇位,逼迫皇后离开,安排自己的亲信在旁监视,国王的病迟迟未愈,议院里的政治斗争剑拔弩张……但为了稳定朝政,首相和皇后一直寻找着积极治疗的方案,他们找来了一位在精神疾病治疗方面很有经验的医生威廉,与国王一起走上了与病魔斗争的漫漫征程。
历史的发展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乔治三世虽然在人们眼中是个疯子,但也是有责任感,重视家庭,关心百姓的好国王。正因为他试图努力塑造一个成功的君主和完美的王室家庭形象,难免造成心理的极度压抑,发疯成为了另一种宣泄的途径。某种意义上说,疯王发病有些任性和放纵。对他自己而言,这也许是一种疗愈和救赎。
在王权的统治下,要活出自己的真性情谈何容易。何况处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实在很难辨别什么是真情,什么是利益。国王的健康关乎国家的命运,所以即使是生病也无法随心所欲,作为国王克服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也是一种职责。
马克·加蒂斯演绎的疯癫的国王极为精妙逼真,每一个动作表情都细微的表现了这个复杂又矛盾的君王。无论是发病时的歇斯底里,烦躁焦虑或者是治疗过程中从反抗到配合的转变,以及最后痊愈后重新执政时的威严,一气呵成,笑中带泪,让人看得十分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