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成绩的有效分人数比较少,直接影响了学生总成绩的提高。今天,我找到上学期末成绩和这学期的开学考试成绩,又结合对周末作业的检测情况,找了几个同学边提问边谈话。
第一个是彦飞同学,这个孩子是复习生。昨天,我说到他默写检测较差的时候,看到他嘴边还流露出一丝笑意,我知道通报他的名字,没有起到作用。
今天,我先抽查他默写纠错情况,有一个字没有纠错,默写不会的内容也没有再记。他站在座位上进行背诵,又让他明天早上给我重新默写错的字词,希望因为我的监管,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个是墨涵同学,这个瘦瘦的男生,平时不怎么说话,课堂上听课状态也可以。我和数学老师对他的印象不错,总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好苗子。
自从关注他之后,提问了他两次,但背书质量不好。周日默写的时候,错了六个字,要求背的几个题是空白。这说明这个孩子周末作业没有认真完成。
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问他想考哪所高中,他竟然说不知道。我问是没有想过,还是不清楚自己成绩的位次。他沉默了,不管我怎样问,即使用柔和的语气,商量的语气,他一直低着头,不看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强求他一定要说自己的目标,我让他回到座位上好好的想一想。
我的学生为什么不说话?我感觉他不是抵触,他只是不敢说,或者不会说,他的沉默是一种自卑的心态,不知道跟老师怎样去交流。我以后多和他谈心,先打开他的心门,找到自己的方向,才有奔跑的力量。
第三个是启利,他是分到班级的第一名,基础不错,但晚上因痴迷于玩手机,白天经常瞌睡。期末时退步到阶段50多名,本学期第一周,因英语作业没完成,回家休息了两天。
我上学期找他谈过话,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弟兄三个,大哥上大学,二哥上高中,他的成绩在兄弟三个中,算是最好的。爸爸在家照顾他,妈妈一个人在外打工。但从他的情况看,爸爸的监管是无效的。
他应付我的提问是没问题的,但看到他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态度,我有点恼火。劈头盖脸批评了他一顿:上学期不是给你算过你们弟兄三个一个月生活费吗?你难道真的不心疼你妈妈吗?一个家庭,三个儿子,三个学生,你妈妈得有多大的压力?
后来了解到他妈妈现在也留下管他的学习,不再出去打工了。觉得这个妈妈心里还挺有数。只要这三个月把他儿子顺利的送入高中,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好结果。
我让他定了目标,他说想上五中。我说你有没有胆量对着全班同学说出你的目标,他迟迟没有开口,我没再强求他,只是让他记住自己的目标,学会掌控自我。
从表面上看,他承认错误的态度,也算诚恳。但不知道结果怎样,拭目以待吧。
第四个是金昌,这个是我们学校同事的儿子。去年刚开学时,心里一直挂念着手机,学习不在状态,让他妈妈很是焦虑。期中考试受到打击以后,成绩一直稳步提升。开学考试竟然考到了班级前五名,但语文这次没有考好。
这个孩子挺懂事的,我对他提出两点要求:字要写大写规范,做阅读题时要学会深入分析答案。孩子听后不住的点头,也承认语文成绩上下决定着他的总成绩的进退。希望孩子通过系列复习语文成绩有个大的提升,助力他深入好的高中。
第五个学生是班长荣斌,这孩子也是一个复习生,工作责任心很强,老师安排的任务总能很好的完成,是个靠得住的学生。
我先肯定他总成绩取得的巨大进步,又问他,语文学习希望老师给他怎样的帮助。孩子说是阅读理解,我也发现他对文章的理解总是有些偏差。他的语文成绩没有上过80分,字词的积累也较差,相信孩子的努力不会白费,最后的语文成绩肯定有一个大的提升。
第六个是飞扬,是班级的物理课代表,我注意到他的理科成绩相对较好,谈语文一直在75分上下,甚至还出现不及格的情况。
我首先肯定他的理科优势,然后谈了语文成绩对他总分的影响。我印象中他学语文不是很积极,几乎听不到读书声,更不用说回答问题了。背书总是得背两次。我说很担心他的背书情况,他说他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表示相信他。那就看明天早读的情况吧,发现进步,及时表扬,树立她学好语文的信心。
接下来,我将持续关注这几个孩子,用实实在在的方法,更用带着温度的教育,纠正他们学习思想上的偏差,激活他们学习语文的思维,以自己的所学托举他们触摸到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