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子是啥们?书呆子为什么不聪明?因为他们是一些生活、活动并且栖身于人文典籍的世界中的人。他们与现实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有人说,书呆子是一群不幸的人,他们就是歇着,也不忘记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其实宇宙人生给他们两辈子他们也弄不清,就去寻找答案,于是渐渐地,一种崇高感、悲壮感慢慢包围了他们。他们用书里的世界代替了现实的世界,用想象代替了事实。当然最终他们肯定要碰壁、吃亏。
但是的立场是错误的。因为你在为我们这个世界的资本原则、实利原则提供辩护,你把这个原则看成是生活的真理。而且我要说世界中最可贵的,是书呆子。因为他们乐于栖身于人文典籍的世界中。这是一个这样的世界,在其中收藏了一个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所拥有的种种思想、种种行动、种种信念、种种遭遇、种种奋斗。凡是能够被列为人文典籍的作品,的确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以及这个民族的思想、信念、行动、遭遇、奋斗、苦难。这种记载,意味着精神上的体验,书呆子们就沉湎于其中。我们试问:如果你喜欢这种精神体验,并且能够理解这些典籍,难道可以把你判定为“不懂得人生”吗?假如说,懂得人生只是意味着我们对现实社会中的利害关系、因果关系有一种清晰的了解,那么,这就是关于“懂得人生”的一种降格的说法。对于本民族的历史进程有深入的体验,并且能够理解它的人,难道不是在一种更加深刻的意义上懂得人生吗?这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学者或书呆子来说,对民族历程这部巨著的研究,绝不是用来敲开利禄大门的敲门砖,而是一条理解、解释和批判生活的途径。我们为什么需要理解、解释和批判生活?因为人的生存在根本上是有限的。不过,倘若我们仅仅是有限的,其他的也就不用多说了。问题是,人同时又渴望无限。这一点哪怕是对于“庸夫愚妇”也是一样的。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渴望无限。要理解这一点,可以从爱情这件事情上说起。
假如你恋爱了,真正地恋爱了,你最真诚的愿望是什么?你一定希望这一份让你心驰神往的爱不会像朝露一般轻易地蒸发掉。你感受到爱是一种伟大的东西。凡伟大的东西,应该不朽。在此,我不是硬要把哲学的词藻用到男女之间的爱情上去。爱情的真相本来如此。你们两人爱得如此深切,而假定客观环境又压制着你们,阻止你们的爱结出现实的果实,你们能爱,但不能结合。这时候,在你心头涌起的最深切的愿望是什么?你会想:我们的相爱是一种奇迹,是千年注定的缘分,今生今世不能结合,还有来世的希望。让我们今生有约,来世牵手。来世是什么?是超现实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你自然而然地就超越了实际体验到的世界,自然而然地相信一种真正属于人生幸福的东西是超越当下有限的经验的。正是在这种要求把超越与经验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的愿望中,包含了爱情所固有的全部激情、向往和痛苦。
书呆子的人生意义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守护思想。思想在本源上讲,并不是理性的逻辑。思想原始地是体验,是感悟。把它尽可能纯粹地表达出来,是哲学的本务;象征地表达出来,是宗教;感性地表达出来,叫艺术。在艺术、宗教、哲学中,真正的内容就是思想。当我们阅读那些伟大人文作品时,我们得到启示,我们良知中本有的东西被启发出来了。
所以,书呆子是一种人生意义彰显,正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书中有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阿宝,他天性很痴,痴呆、痴傻,不是智商低的那个痴傻,而是那种专注、执着。这个人最后得了一个好结局。在故事的结尾,蒲松龄评论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以是知慧黠而过,乃是真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