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怪父母吗,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请回答1988》里的那句台词:“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我的女儿,你也要体谅我。”
是啊,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的童年也是通过被打压、被抹杀天真走过来的,没有人教会他们到底该怎么被正确对待。
尤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他们努力拼搏养家糊口,就像《狗十三》里的父亲一样,在车里听着”再回首“,像个孩子一样泣不成声,他又何尝不心酸呢?
我能去苛责他们吗?
但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大人有罪。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谈到“当父母再婚对象你不喜欢时,该不该阻挠?”时说:
”如果大人和孩子有一方要去克服障碍和适应的话,那一定是大人。”
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童年的幸福感是影响一生的。
有的人会说你长成现在这样也没有不好啊,李诞对奶茶也说过类似的话:“即使你当初选择了当一个不反抗父母的乖孩子,你现在也一样活得很好啊。”
但奶茶回答他:“如果在现在的成就和幸福的童年中选一个的话,我宁愿要一个幸福的童年。”
温尼科特说:“人类的终极幸福与外部事件并无多大关系,而是取决于父母如何养育他们的孩子。”
我们并不否定现在的自己,而是说,如果拥有一个天真的童年,我会活得比现在更自在、快乐。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想到美国的家庭片《奇迹男孩》,小主人公因为面部畸形,在学校里受到冷嘲热讽,回家之后,他向家人发了脾气,赌气摔门。
但他的妈妈,没有单纯地让他“乖,别生气别难过”,更没有斥责他这么不懂事,说类似”家里人已经费尽心思讨你欢心了,你还想怎么样?“的话。
而是握着他的手,感同身受地和他站在一起,告诉他:“每个人脸上的痕迹都是他一生走过的路,就像妈妈脸上的皱纹一样,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东西。”
这个面部畸形的男孩能够变得开朗自信,是他妈妈、爸爸、姐姐共同造就的一场奇迹。
如果,李玩的爸爸能在狗丢了之后陪她一起找,找累了找不到了就抱着她说:“我会尽最大努力陪你一起找,如果真的找不到了,你还有爸爸,爸爸会一直陪着你的。”
一个温暖的共情,她的少女时代,或许就不一样了。
我很希望,所有的家长可以学习和成长,不要让孩子再遭遇自己曾经遭遇的事情,不要让他变成讨厌的大人,再去驯化他们的孩子。
或许又会有人说,当父母真的好难好辛苦啊。
是的,很难很辛苦,但一旦你决定要当,请一定好好学着怎么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