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作者:凌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扶贫工作摆在突出地位,南充市南部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是今年四川省脱贫攻坚战首批5个计划脱贫“摘帽”县之一,在扶贫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7月9日,四川农业大学“南山南”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南充市南部县,调研当地贫困户的生活现状,通讯员用相机和文字记录这座“崭新”的县城,遇见扶贫故事。
在政府的帮助下,低保户王大爷在南部县汽车站旁有了一个小摊位,维持他和老伴的生活。因为腿脚不便,耳朵失聪,我们的队员只能用纸笔与他交流。
“老乡能做,为官者也能做,脱贫奔康是大家的事,” 碑院镇吴浩书记挽着裤腿,弯着腰,熟练地插着秧,“只有在此时,我们才最了解老乡们还缺什么,我们政府还可以做什么。”
“现在咱生活好过了,得多亏了政府,家里也没啥好的,这是今天早上刚从地里摘的西瓜,”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摇着蒲扇,步履蹒跚, 37℃的高温下走了几里山路,将西瓜送到了碑院镇便民服务中心。
�
“我之前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退休了,总觉得闲不住,还应该干点啥事,就开始带着村里人脱贫了,”在林坝村王村长的带领下,队员们进行入户调研。
“咱日子好过了啊,住上新房子了,村里公路也修起来了,咱也喝上城里人喝的自来水哩,家里也有了液晶电视啊啥的,网也通了,咱家娃还被介绍到了大城市工作,”队员们来到林坝村张大爷家中采访,张大爷显得非常热情和激动。
队员们正在观看林坝村张大爷家的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袋,关心其生活现状。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南部县各村都引入了种植园区,绿油油的稻田里,大佛村的李大爷戴着草帽,背着水箱在喷农药,“政府帮咱们入股种植园,其他的甭说,光年底分红就有2万块左右,再加上咱平时在园里帮点工啥的,家里年收入啊还真不少,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为实现扶贫到户,南部县政府提出“四小工程”政策: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大佛村贫困户周大爷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养了些白鹅,补贴平时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