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佳菲
双十一的热闹已经过去。
但双十一期间,董明珠发出的两个公告却让人印象深刻。
先是“双十一让利30亿元打击低质伪劣产品”的公告,空调最低只卖1399元一台。
图源:董明珠微博
而后又发出补贴公告,宣布在11月1号到10号已经购买过产品的顾客,可以凭购买凭证申请退还差价。
图源:董明珠微博
一出手就是30亿,董明珠每一次发声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气势。
董明珠,格力电器董事长,曾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多次上榜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商界女强人”。
一个个响当当的头衔,让人看了就觉得震撼。
不免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何能在大部分都是男性占主导的商界,占据一席之地?
01 命运转折
董明珠原本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出生在普通家庭,和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地读书工作、结婚生子。
30岁的时候,她还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里做着行政管理工作,拿着固定的薪水,和老公孩子一块,过着家常的小日子。
图源:记忆
然而命运待她太过残忍,连这样普通的生活,都不肯给她。
在她30岁那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和2岁的儿子孤零零在这世上。
最值得依靠的人,不在了,她成了一个单亲妈妈,她要工作养家,她要照顾孩子,一切都要她一个人来承担。
日子艰难地撑了6年,她没有再嫁,也没有认命。
36岁那年,她做了一个狠心的决定,把8岁的孩子交给母亲,自己孤身一人从南京前往珠海打工,就是在这个时候,她进入格力电器的前身——海利空调器厂,成了一名普通销售业务员。
图源:记忆
36岁,有的人早已成名,有的人已经身家不菲,有的人已经接受平凡的生活,觉得往后的日子都已成定数。
董明珠却在这样一个年龄里,刚刚掀开不凡人生的序章。
02 拼命三娘
36岁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从零开始,想做好谈何容易。
她的选择,就是对自己足够狠。
用“拼命三娘”形容她,一点都不为过。
图源:记忆
那时候她刚开始做销售,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就专心跟着老师傅学,老师傅去哪,她就跟到哪。
有次她自己坐火车出差,跟老师傅在天津会和。
酷暑难耐加上一路没怎么吃东西,董明珠刚下火车就觉得发晕。到了旅馆登记的时候,她支撑不住一下摔倒晕了过去。
醒来之后,她觉得刚才摔了的地方不大舒服,一碰就火辣辣地疼。
老师傅劝她先休息两天,过两天再去跑业务。
她心想哪能因为这点小痛小伤就打退堂鼓,虽然觉得难受,还是咬咬牙跟着去见客户了。
几天后疼痛仍没缓解,她去医院拍片子检查,才知道竟然是摔骨裂了。
这不是小伤,医生告诉她需要卧床休养。
可当时正值夏天,是空调销售的高峰时期,她哪里肯放掉这么好的学习和赚钱机会,带着伤马不停蹄地出差、跑市场、见客户,对自己唯一的照顾,就是多花了点钱买卧铺票。
图源:记忆
董明珠对自己的这股狠劲,从进入格力那天起,就没有停止过。
进入格力的这些年来,除了去医院看病,她几乎没有休过假;
为了追回前任同事未收回的欠款,她一连40天去堵老赖的办公室,追回了价值42万元的货,让同事们惊叹不已;
她不跟经销商领导搞关系,而是去帮着商店销售员卖货,因为只要货销得好,经理自然要再找她进货。她干得比商店销售员还卖力,还竭尽全力教她们如何把货卖出去……
图源:记忆
有这股子对自己的狠劲在身上,还怕做不出来成绩吗?
1992年,她在安徽拿下1600万的销售业绩,达到全公司的1/8;
1993年,她在南京的销售业绩达到3650万,为格力在江苏打开了市场。
男人都不敢对自己这么狠,她敢。
所以别人创造不了的销售神话,她可以。
03 铁腕管理
随着工作成绩的展现,她也逐渐受到重用,1994年,全票当选公司经营部长。
她也把对自己的那股狠劲,带到了管理岗位上。
她是个原则性极强的人,在工作上,只要是触碰原则的事,谁都不能干,干了就重罚。
有次一位员工上班期间没到岗,谎称是在见客户。
董明珠知道实情后直接将他免职了。
说谎这个事在董明珠这里是原则性问题,她坚信:一个人如果连这样的小事都要欺瞒,以后如果发生大事,就会撒下更大的谎。
员工如此,亲友也是如此,为了以身作则,她不惜和自己的亲人绝交。
1995年,格力空调货源紧张,有人联系到她的哥哥,想通过她哥哥的关系拿货,并承诺给他2%的回扣。
这事在当时并没有太大问题,但董明珠却一个电话打给这个经销商,停掉了他家的货。
哥哥非常不理解:“你手上有这个权利,为什么不能为家里人做点事?”
他觉得董明珠太不近人情,写了一纸绝交信给她,20年不来往。
可即便哥哥跟她绝交,也没有改变她的主意。
在她看来,这是关乎到整个企业的大事。
如果自己默许哥哥这样做了,难免上行下效,底下的员工也会跟着去做类似的事:
“市场上的合作伙伴会失去对你的信任,他觉得跟你的企业就是要靠搞关系,这对企业是最致命的。”
直到现在,格力都没有一个董明珠自己的亲戚。
图源:杨澜访谈录
不仅如此,她甚至连董事长带来的人都敢搞。
公司规定先付款再发货,这个老总带来的人却违反规定,在货款没到的时候就提前放了货。
董明珠知道此事,立即对他罚款、通报批评,甚至还降了他一级工资。
大家很是讶异:“董明珠,她怎么连老总带来的人也敢搞?”
老总也不高兴,责怪她罚得太狠,她却大胆直言:“我如果权利再大一点,都想把他开除!”
树立正气这件事上,她真的是说到做到,老总带来的人都不能触碰红线,如此一来,别人就更不敢了。
不讲亲戚,不讲朋友,不讲关系,只有原则。
正是这样极具原则性的管理,让企业朝着良好的方向蓬勃发展,1995年以后公司没有应收款,1997年公司不再需要银行贷款。
04 全情投入
2001年起,董明珠担任格力电器总经理。
无论做什么决定,她的出发点都是企业,为此哪怕牺牲个人利益,哪怕得罪人,她都在所不惜。
图源:记忆
2004年,有知名外企想要收购格力,给她开出每年8000万的年薪。
她坦言,这样的条件对她来说太有诱惑力了。
而且当时非常流行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连市长都支持这件事,她却顶着重压果断拒绝。
她当时是这样回应的:“今天你是世界500强,未必明天我不是世界500强。”
用成绩说话,就是她给所有人的回复。
如今,格力电器真的进入了世界500强,位列414名。
图源:经济日报
董明珠的一位下属评价她说,“很难找到一个像她这么无私和投入的人了。”
为了事业,为了公司,她失去了太多。
她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一路上得罪了太多人,几乎没有朋友;
她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没有时间陪母亲老去,没有时间陪儿子长大;
她这三十年来感情一片空白,没能花心思去找一个知心人相伴余生……
如果当初没有迈出那一步,她一样可以过安安稳稳的生活,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安心照顾孩子长大,或者重新找个人嫁了,度过平凡却也不会太差的一生。
可或许是她的性格,在冥冥之中决定了,她就要走这样一条不平凡的路。
在鲁豫对董明珠的采访中,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鲁豫:给自己的将来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董明珠:当有一天盖棺定论的时候,无怨无悔。
鲁豫:盖棺定论,你希望怎么盖棺定论?
董明珠:当你离开这个人世的时候,你觉得无怨无悔,我觉得就是最好的。
这个世上,总要有人有一意孤行的勇气,无关性别、无关年龄、无关家世。
像侠客一样,不甘平凡,用后半生,拼一个无怨无悔。
资料来源:
《棋行天下》
杨澜访谈录之专访董明珠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董明珠
记忆2016:董明珠 她走过的路不长“草”
《董明珠:人生最大的转折点是南下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