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主席在深入贯彻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出,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鼓励和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是欧美同学会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我国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各地引才项目竞相发力,规模浩大的海外留学人才归国潮正澎湃而至。
吸引人才,树立目标。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愈发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的使用。使得人才队伍快速扩大,至今,我国已拥有规模庞大的人才群体。百年变局,风起云涌。近年来,各类留交会、创业周、双创交流大会等招才引智平台不断涌现。它们以留学人员为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市场作用,为助推海归创新创业、报国圆梦开辟了新渠道,搭建了新舞台。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留学归国人数年均增长率达到24%,据统计,目前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逾七成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中,80%由留学人员创办和管理。在已归国的留学人员当中,硕士以上学历者,三分之一有创业的需求与愿望。实践证明,留学人员是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创业大潮的重要推动者,为中国创新创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引领人才,艰苦奋斗。一直以来,留学归国人员在脱贫攻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欧美同学会为例,这几年已经组织百余位教育、农业、科技等领域的优秀海归人才奔赴扶贫一线。在甘肃、宁夏、贵州等地,他们深入帮扶困难群众,利用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围绕制约乡村发展的短板出谋划策,努力为乡亲们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当前,中国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在开启海归创业的黄金时代。疫情之下,百业艰难,但危机中总有新机。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从传统基建到新基建,从传统协同到现代协同……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和蓬勃创新的发展环境,能够让青年的个人价值和理想抱负实现几何级的增值爆发。将自身所长熔铸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海归学子责无旁贷。
成就人才,建成高地。十八大以来,我国留学生出国学习、回国服务规模不断攀升,已有230多万人学成归国,一个个“归来”的故事,体现了中国机遇的磁场效应,有着国际视野的本国人才大规模回流,也成为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做好人才工作,短期靠引,长期靠育。抓住机遇“抢人”的同时,更要重视人才的发掘和培育,激发人才活力。一方面,我们应借鉴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机制体制、教学方式、培养目标、评价体系等方面继续改革创新;另一方面,则要保留我们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树立自信,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在国家突出重围、走向复兴的新时代,中国年轻才俊以自身实际行动回应国家对人才的呼唤与渴求,把个人梦想融入大国蓝图,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是大势所趋,也是家国情怀、民族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