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3 RIA拆书第五弹:沟通的艺术

R阅读原文: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perception checking)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Sillars & Pomegranate 1997)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经过知觉检核的对话是这样的:

  “你刚才快步走出房间,还大力地关上了房门,”这是描述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这是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这是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到底是因为什么吗?”这是请求澄清。

作业:请写出I、A1、A2    (今天作业增加了I,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

I怎么写

1.在原文中划出各段的重点句和重点词,概括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原文片段给出了一个怎样的方法(WHAT),用来解决什么

问题,具体的步骤是怎么样的(HOW),以及作者认为这一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的理

由。(WHY)

3.将上述两步思考的结果用逻辑清晰、精当的文字表述写出来。

I 用自己的话复述

       很多人际困顿,可能就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给出的解释就是事实,并且即便我们的解释是正确的,也可能会因此使人产生心理防卫,因为人们大都不喜欢被他人草草下结论。 

       而知觉核检就是一个很好人际沟通的工具,通过维护人们的面子,以一种谦恭的姿态向对方发起对话:我看到了你快速走出了房间,还很大力关上了门,不知道是你对我不满还是太匆忙了, 你可以告诉我原因吗?  从描述看到的行为,到给出一两个自我的诠释,然后邀请对方来帮助解答原因,如此沟通的协作实现相互的了解的目的。 

A1: 讲述自己的故事

上周我和妈妈都生病了,咳嗽迁延五六天而愈发厉害,甚至有点气喘了,于是我决定去医院,我对妈妈说:周六我们去医院看看吧。妈妈顾左右而言其他,态度很不积极,我说,就是去看医生怎么说,不要担心嘛!  她还是不正面回答我。  

后来我认真想了一下,对她说,我准备去医院了,问你也不回答,如果你不想去或者你对我有什么意见才不说话,我也不想让你不开心,你能告诉我你真实的想法吗? 

她说,我不想去医院。

好的,那我就自己去看了,回来跟你说过程。

其实后来聊天才知道,是她对感冒药有过敏史,曾经的痛苦让她不愿意去医院,觉得扛一扛过去了,也不会浪费钱买很多药,到最后就吃一两次。

反思:如果我没有进行询问,可能就会以为妈妈我不满,引发我们之间的猜忌。事实是她个人有顾虑。澄清之后我的内心是轻松的,并且也发自内心愿意解决自己的并帮助她缓解病情。

A2: 应用

公司仓库的标准化流程推行艰难,我常常以为仓库同事是不愿意探求办法。下周二工作例会时,运用知觉核验方法,向同事们发起对话:

1.向仓库同事描述我看到的行为,比如看到他们并没有花费时间在尝试或者讨论流程的实施困难或者解决方案。

2.咨询他们是否因为工作量繁重没有多余时间还是由于遇到什么阻力导致流程难以推进

3.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个解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