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人生》季羡林文摘

人生这样一个变化莫测的万花筒,用千把子来谈是谈不清楚的,所以来一个再谈,这一会我想集中谈一下人性的问题,大家知道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争论问题,人是性善还是性恶,这两个提法都源于儒家,孟子主姓善而荀子主姓恶,争论了几千年,也没有争论出一个名堂来,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同中国古代有一句著名的话,精神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十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设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我看这不仅仅是人的本性,而且是一切动植物的本性是放眼观看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哪一个动植物不具备上述三个本能,动物姑且不谈,只拿距离人类更远的植物来说桃李无言,他们不但不能行动,连发声也发不出来,然而他们求生存和发展的欲望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桃李等节,甜果汁的植物为什么接甜果子呢?无非是想让人和其他能行动的动物吃了甜果子,把壶带到远的或近的其他地方,落在地上,深入土中能发芽开花结果,达到发展及传宗接代的目的,你在观察一棵小草或其他植物生在石头缝中,或者甚至被压在石头块下,缺少水光但是他们却以令人震惊的目瞪口呆的毅力冲破了身上的重压,弯弯曲曲的忍辱负重的长了出来,由细弱变为强硬,由一根细苗甚至变成一棵大树,再作为一个独立体,继续顽强的实现那三种本性,夏至晨曦就是无言的结果吧,你还可以观察世界上任何动植物,如果放纵的任期发挥自己的本性,则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哪一种动植物也能长满三满,我们生存的这一个小小的星球,那些以绝种或濒临绝种的动植物属于另一个范畴,另有其原因,我以后还会谈到那么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哪一种动植物,包括万物之灵的人类在内能塞满了地球呢?在这里我要以老者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雏,狗是造化小儿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他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不信什么上帝,什么老天爷,什么大凡天,宇宙间没有他们存在的地方,但是冥冥中似乎有这一类的东西是他或他巧妙计算,不让动植物的本性,光合得逞。1996年11月12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