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提供材料-《心理咨询实务》56-58 记忆
1 记忆是不准确的,回忆不是客观事实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换言之,历史是充满欲望的人类留下的活动轨迹。有的人只管做事不计后果,有的人则对后果充满设计,不仅设计当前而且还算计历史。赵匡胤当皇帝这件事可谓算计历史的典例之一。然而,历史上的算计,可以蒙骗所有人于一时,必可以蒙骗一些人于万物,但不可能蒙骗所有人于永远。
1.1 故事与记忆
我曾很不严肃地说过,心理咨询就是一个和故事打交道的行业:听故事和讲故事。
咨询师都是听故事的专业高手,在一个小时左右的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一般会讲两三个故事。那真的是“故”事,即过去发生的事。咨询师还必须成为讲故事的专业高手,能够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或者根据来访者所讲的故事,来构建新的故事讲给来访者听,以达到启发、引导、支持、鼓励的效果。但是,咨询师心中明白,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听故事也可以讲故事,但却不能信故事--不能相信来访者所讲的故事。因为故事不是事实,故事只是记忆;记忆里的事,不是也是,是也不是。
1.1.1 记忆很重要
在古人看来,什么是君子?“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殆,谓之君子。”屈原当然是君子,《史记》描述屈原是:“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我们看到,记忆力强即“强识(志)”是判断君子的一个标准,记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生的丰富不在于经历过什么,而在于当事人记住了什么;那些记不住的,和没有发生过没有什么区别。
据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我们可以想象,两条鱼如果见面打过招呼在7秒之后再见,就又彼此不认识啦。还有研究说,鱼的记忆长达3个月,那3个月之后的第二次见面,还是谁也不认识谁。
人当然比鱼高级得多,不但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还有长时记忆。从容量上讲,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所记住的无论是信息的种类还是数量,都是无限的。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有无限的美好,也有无限的痛苦。有人幻想过,如果有一种药吃了后就能把痛苦
1.1.3
忘掉该多好!可是,怕的是在吃过这种药物后,忘掉痛苦的同时,美好也随之忘掉了。此时,这个人就成了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的人,他们不但没有了记忆,连情感都淡漠了。
有种人,不用吃药就会发生记忆的改变。那就是老年人。他们的远期 “重复记忆很好,近期记忆很差,因此对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记得清清楚楚,而眼下的事情掉腚就忘。
心理咨询师很重视遗忘,比如顺行遗忘和逆行遗忘,比如心因性遗忘;还有错构、虚构和遗忘综合征即科萨科夫综合征。
1.1.2 记忆是不准确的
我们的记忆曾经被认为就像录像机录像一样,每当我们回忆时就是放一次当时的录像:当时是什么样子,我们放出来的录像就还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知道,记忆不是对过去的重现,而是基于当下的一种重构。重现和重构,一字之差,表达的意思却是天地悬隔:当我们回忆一件事情时,并不是准确地再现它,相反,回忆是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新建构。人的记忆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稳定,而是一段时间后就会被调整和改变。所以,如果你给别人讲述你五年前度假的事,你认为你是按照当时的情景来描述的,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相反,你可能已经用了很多
56
其他来源的信息重新建构了你的记忆,这些来源可以是你前几次对它的讲述、同一个或以后的假期中的其他经历,也可能是你去年看过的一部在你度假的地方拍摄的电影,等等。如果你和一个人在同时讲述你们共同的某种经历时,你经常会觉得奇怪,对同时经历的事件来说,你和另一个的叙述竟然会完全不同!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重构记忆就是用新信息和现有信息去填补在回忆某种经历时被遗忘的内容。
把以上内容通俗地讲出来就是:记忆是不准确的。因此,千万别把自己的记忆当成了真实,也不要把别人的记忆误以为真实。
1.1.3 回忆即重逢
我很欣赏两个说法:一个是“回忆即重逢”,另一个是“遗忘即自由”在心理层面上,每一次回忆真的都是一次重逢。有一天听我这么讲的时候。有人提出来说:不是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重逢”,而是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重复”。重逢的意思是我们再次相逢,但是我们再次相逢的时候,我已经不再是我,你也不再是你了,毕竟这次和那次之间有着时间的变迁,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而重复则不同,当我们在回忆中相逢时,我们又回到了彼时彼刻,我还是我,你还是你。不知大家更同意哪种说法?或者是否有人能够想出其他的说法,比如:每一次回忆既是重复又是重逢,既不是重复也不是重逢。
相较于“逢”和“复”之辩,我更看重“重”:重复和重逢的关键是重。一次回忆是重,二次回忆就是三,由此类推,我们知道:有人在经历过一次美好之后,完全可以通过回忆,把这种美好经历第二次、第三次,以至于无数次。当然,痛苦经历也是如此。
从可操作层面,咨询师建议大家留住美好的方式倒不是记忆或回忆,而是记录。比如写日记,比如拍照片。记录能够激活记忆,能够帮助回忆。多少年之后,当我们看到自己的记录时,我们就可能回到彼时彼刻。请思考:一个人看到他当年记录下来的快乐,他就有快乐的回忆吗?看到他当年记录下来的描写痛苦的文字,他还会痛苦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着对我上边所讲的内容是否理解了。 管理中枢的工作记忆是前额叶皮层的众多功能之一。很多人认为记忆是一种自给自足(self-contained)的功能,有点儿像录像机,捕捉人每个时刻所经历的声音和图像,然后将它们存储在中枢的某个部位,以供需要的时候回放。如果事实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大脑很快就会充溢大量的信息而无法有效的工作。研究提示,记忆系统比上述机制的效率要高得多。
大脑内有部分神经网络可以短暂地贮存实时的感知觉及思维信息,并将它们与已经存贮的记忆进行联系,这样,人才能把即刻的经历和既往的体验有机地连贯起来,意识到感知和思维的内容,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是工作记忆。如果没有它,人就会永远地停留在当下,无法将正在发生的事情与曾经看到、听到或
想到的信息进行联系。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重要功 反映
青绪
能的损害给病人造成的痛苦。这些病人经常重复地问一些问题,而根本意识不到
他们刚刚得到过答案。 定的
目前已知大脑中的哪些神经细胞负责工作记忆。研究发现,前额叶皮层中一些特殊的细胞负责空间工作记忆,即记住事情发生的地点。这群细胞位于前额叶侧部的一个很小的区域内。这个研究的对象是猴子,它们的大脑与人的有很高的。研究者在猴子的面前放了两个盘子,猴子能看到但是摸不到。实验者在其中一个盘子中放上食物,然后,把两个盘子都盖上,继而遮挡猴子的视线几秒钟。
心理咨求助者是在讲故事,咨询师是在听故事
记忆很重要,记不住的和没有发生的,是一样的
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跟你记住有关系,记不住跟没有经历是一样的
遗忘很重要
作为咨询师,必须听懂并且相信之下的话:
我们的记忆曾经被认为是照相机或者录像机一样,当时的
现在我们知道,记忆不是对当时的重现,记忆是当下对当时的重构
回忆是对实体发生实践
记忆是假的,我们不是不相信你这个人,而是不相信记忆。因为记忆不是事实,他是一种建构,他可以建构,我们也可以建构。他记住的是痛苦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个词,一个解释悄无声息的植入他的记忆,让他将痛苦的记忆,逐渐转变成为积极、阳光的建构。
回忆就是重逢,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重逢
遗忘即自由。在心理层面上,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重逢。重逢,意思是我们再次相逢,我们再次相逢的时候,你已经不是你了,我也不再是我了。如果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重复时,你还是当时的你,我还是当时的我。你认同哪一次的说法呢?
重逢和重复的关键是“重”,当有人经历过一次经历后,会反复的、无数次的将这样的记忆回忆。从可操作的层面,咨询师留下美好的方法,不是重逢,不是重复,是记录。当我们多少年之后看记录的时候,发现当时的情绪已不在。这也是特别重要的技术——情绪事件相分离。
我们将记忆,是以可操作性的层面,以故事的方式来讲的。
坚定不移的记住并相信:记忆很重要,记忆不准确,记忆就是重逢。
问答:
1、咨询师需要科学、艺术、人文一体,怎么可操作性的提高艺术和人文能力?
回答:科学是可以重置,验证,艺术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牛顿,依旧会有别人来推动科学,一定会有其他人发现万有引力;因为万有引力是科学,是规律。但是世界上没有达芬奇,一定没有蒙娜丽莎,没有曹雪芹,一定没有红楼梦,王雪琴学出来的可能是黄楼、绿楼,但不是红楼。那艺术怎么提升呢?比如,你也会骑自行车,自行车运动员也会骑,杂技运动员也会骑,但是你只是会骑,自行车运动员是速度很快,杂技运动员会很多花样,是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提升的。所以艺术离不开技术,通过技术的反复的练习,变成艺术,艺术是对技术的反复练习后提升的。人文,也就是提升共情能力,把人当人看。
情感隔离的人是不是不容易提升共情能力?回答:不容易也可以提升。先要看这个人需要什么,他说的话是因为有什么样的需要。你没有共情能力,你反复的问,老公,你需要我做什么,孩子,你需要妈妈怎么做!在这样的过程中,会提升共情能力。
即使刚开始做不好,也坚持练习。刚开始不要要求高,只记得持之以恒的练习。比如,学习说话,先把普通话练好,也就是最基本的练好,再可以练习特色语言。你在表达共情时,能让对方喜欢非常重要。
2、什么样的咨询师才能合格?
回答:当下我们中国的国情是,有资质就可以做咨询师,就是合格的咨询师。
如果我要成为一个给别人带来帮助和支持的咨询师,我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努力,可以快捷的完成?
回答:想快捷的东西,都会欲速而不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快捷这一说法。什么时候你打掉了急功近利的时候,心静下来的时候,就能够成长了。太注重技术,太注重快捷;你技术下边是理论,理论的下方 是修养,修养的下边是阅历,这都是快不了的。
如何成为,一个是实践,一个是时间。你不每天练,每天练,肯定是不行的。实践,真的在做,有足够的时间,当你咨询完1万个小时的经历,就不成问题了。
最终修成的是人格,人格的稳定性,心态是否积极正面积极向上,是否能给对方足够的影响,这个非常重要。
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他违反了戈德华特定律。
前面讲了这么多,可以总结为一句:记忆,是加入了幻想的执着。
教科书概念: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分类:
按照内容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按照是否意识到: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遗忘及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先快后慢
遗忘:主动遗忘,被动遗忘
主动遗忘:动机性遗忘,情绪性遗忘
头脑中出现已经逝去的亲人的样子,这都是表象记忆,形象记忆。
关于表象: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工作记忆:多动症,是脑功能发生的障碍。
系列位置记忆:对未完成的、打断的记忆是深刻
长时记忆:自然衰退,干扰——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shiji存入的材料对)
3、提问:《神经症》中代偿良好和代偿失调怎么理解?
代偿良好的时候没有内心冲突,不影响社会功能。有强迫人格的人容易得强迫症。代偿失调,比如有人苛求完美,但是他又做不到,他不得不那样做。因为做不到而出现了各种症状。
4、记忆是加入了幻想的执着是什么意思?
执着是人格特点吗?
我认为是跟人的人格是有关系的。就是对自己的记忆,执着的认为是那样子的,其实这只是我们的执着,而记忆的结果是加入幻想构建的结果,我们执着的相信我们的记忆的准确性。
5
最怕的是别人教你一招,你就觉得是锦囊妙计。首先要看自己合不合适,自己的孩子合不合适。比如萨提亚,很多人学了一辈子,也不一定学懂萨提亚。有些人学一辈子精神分析,也学不好,因为他不具备理性批判的能力。
单纯回答一个问题,
6、既然记忆那么重要,根据您的心理学、脑科学的背景,如何提高记忆力?
前提是注意没有问题。当注意的能力提高了,人为什么总是忘不了痛苦,是因为他复习啊。为什么很多人学了很多没有提高啊,因为他不复习,不预习,不重复学习。提高记忆的做有效方法,肯定是要多记忆。
历史不是真实,是为了当下解决问题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