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听故事。
听隔壁老奶奶讲抗战时期的故事,听村东头老爷爷讲文化大革命的故事,听收音机里似懂非懂的爱情故事,听奶奶坐在床边摇着蒲扇讲的童话故事。
以至于长大后,一直都觉得自己生活在故事里。
做什么事都想着把它变成一个故事。
初中那会转学,离开了自己的朋友,我在一个又一个厚厚的横线笔记本上,写下了彼此之间的纠葛。
高中那会,和邻居家的男孩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分别后,在他送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对来年夏天满满的憧憬。
大学,继续写啊写啊。
当然,有时候,人物真实,故事虚构;也有时候,人物虚构,故事真实,却乐此不倦。
少女的心事藏在一行行文字中,写着写着写到了现在。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很多人,他们永远算不出数学题的答案,永远听不懂物理题的逻辑,却总能信手拈来般写出让人捉摸不透的人间情怀。
他们无法逃脱无数个天书版的数理化课堂,却可以用自己写下的文字支撑起无数个不眠的深夜。
我想,这很多人中应该有我一份。
从遥远的童年直到将近的不惑之年,文字治愈了我大半辈子。
我把大半辈子的心事埋藏于文字中,故事里。
那些故事里的人,有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爱过的人,我错过的人,我的青春,我的过往,我的生命,以及我的憧憬。
毫不夸张的说,它们成了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我想,这辈子,乃至下辈子我将一直与文字打交道。
我想用文字记录我的喜怒哀怨,书写我的爱恨情愁,搁置我的爱而不得,释放我的杂乱无章。
这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想用一句话或者一个故事总结,却难上加难。
因为你很难用一句话精准描述懵懂的青春,爱过的人,做过的事,以及跌跌撞撞长大的自己。
所以啊,
坐下来,慢慢写。
那个曾经跌倒又爬起来的自己,那个流着眼泪告别的你们,都是故事的主角。
不必刻意去掩饰什么,人生不过是错过,遗憾,失去的结合体,它就夹杂在你的一日三餐中。
没办法逃离。
日子马不停蹄,故事断断续续,生活点点滴滴。
还好有文字的陪伴,不至于回头的那一刹那,一切消失在时间里。
还好有文字的相守,让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里,一次次被感动唤起。
还好有文字的共情,那些悲伤的,痛苦的过往在笔触的流动中慢慢消融。
我们又一次活在了故事里,文字里,以及自己的想象里。
每当坐在书桌前,每当拿起笔,感到已经不是自己,仿佛脱离了琐碎生活的时间记录者,浑身散发着对生命的热爱和虔诚。
用时代涌起的脉搏写了这一份份沉甸甸的东西。
时光如潮水般席卷而来,又仓皇而去,我们在仓促与慌乱中想要抓住什么却发现关于过往,关于失去,只能回忆,不能再见。
还好,我们有故事,有文字,我心动,有力量,有对生活一切的向往。
这些就足够了。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