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研读》399:魏纪(十)


    《 <资治通鉴>研读》

          399:魏纪(十)


姜维沓中屯田


魏纪十(从262年开始,到264年结束,共计3年时间。)

262年秋八月乙酉日,孙休册立朱氏为皇后,朱皇后是朱公主的女儿。戊子日,孙休册立皇子孙湾为太子。

蜀汉大将军姜维想要出兵,右车骑将军廖化说:“兵不戢,必自焚,说的就是姜伯约。他的智谋不能破敌,兵力少于贼寇,用兵无度,靠什么生存呢!”

冬十月,姜维进攻洮阳,邓艾和姜维大战于侯和,把姜维击败,姜维退往沓中。当初,姜维以外来人的身份归附蜀汉,担负重任后连年兴兵,没有取得功绩。黄皓在朝中执掌朝政,和右大将军阎宇亲近,暗中谋划废掉姜维使用阎宇。

姜维知道后,对刘禅说:“黄皓奸巧专恣,将要败坏国家,请求把其杀掉!”刘禅说:“黄皓只是奔走在我身边的小臣,过去董允经常对他切齿痛恨,我也常为此感觉遗憾,将军为什么介意他呢!”

姜维看到黄皓枝附叶连,害怕失言被害,就说了几句谦恭的话后退出。汉禅敕令黄皓去找姜维陈述谢罪,姜维因此心中生疑害怕,返回前线洮阳,借机要求到沓中种麦,不敢再返回成都。

孙休封濮阳兴为丞相,封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当初,濮阳兴担任会稽太守,孙休在会稽时,濮阳兴对待他非常深厚。左将军张布曾经担任孙休的左右督将,所以孙休在继位后,这两人都受到宠信显贵执政,张布掌管宫中的事情,濮阳兴负责军国大事,他们都以奸佞取巧互为表里,吴国人对他们非常失望。

孙休喜欢读书,想和博士祭酒韦昭、博士盛冲讲论学术。张布认为韦昭、盛冲为人耿直,担心他们进入宫中侍奉孙休后,会向孙休说起自己做过的错事,就坚持劝阻。

孙休说:“孤涉猎学识,只是大体遍略群书,因此想和韦昭等人讲习旧闻,又有什么不妥当呢!将军可能担心韦昭等人议论臣下的奸诈之事,所以才不让他们入宫罢了。这样的事情,孤已经心中有所准备,不必等待韦昭等人说出后才知道。”

张布非常惶恐地解释谢罪,说这些议论恐怕会妨碍政事。孙休说:“王务和学业的源流各不相同,不会相互妨碍。这事没有什么不对,但将军却认为不应该去做,因此孤才说起这些事情。没有想到,将军今天入宫,想要让孤取消,我认为非常不合适!”张布跪下叩头。

孙休说:“如果将军明白了这事,为什么还要叩头呢!凭借将军的忠诚,远近全都了解,像我现在能到这个位置,都是将军的功劳。《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坚持到最后是很难的,但将军却一直坚持!”

孙休担心张布怀疑恐惧,最后仍然按照张布的意思,停止讲学,不再派人征召韦昭等人入宫。


竹林七贤


谯郡人嵇康文辞壮丽,喜欢谈论老、庄之学,行事高洁,行侠仗义,和陈留人阮籍、阮籍哥哥的儿子阮咸、河内人山涛、河南人向秀、琅琊人王戎、沛国人刘伶相交莫逆,号称为“竹林七贤”。他们都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为乐,不理世事。

阮籍担任步兵校尉,在母亲去世后,他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要求停下来,但阮籍仍然继续与对方决出胜负。随后饮酒两斗,大喊一声,吐出几升鲜血,最后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在服丧期间,阮籍仍然和平时一样饮酒无度。

司隶校尉何曾非常厌恶稽康,当面在座中质问阮籍:“先生纵情背礼,败坏风俗,现在忠贤执政,综合考核官员名实,像你这样下去,肯定无法长久的!”

何曾借机对司马昭说:“明公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听说阮籍身着重哀,却公然在座中饮酒吃肉,怎么能训示其他人呢!应当把他流放到蛮夷之地,不要再让他污染华夏。”

司马昭非常爱惜阮籍之才,经常保护他。何曾是何夔的儿子。阮咸平时喜欢他姑姑的侍婢,在侍婢离开时,阮咸正在会客,马上借了客人的马匹追赶,然后两人骑乘同一匹马返回。

刘伶平时嗜酒如命,他经常乘坐一辆鹿车,携带一壶酒,派人背着锸跟随。他对随从说:“我死了可以就地掩埋。”当时的士大夫都认为他们贤良,争相仰慕效仿,说他们豪放通达。

钟会这时正受到司马昭宠幸,听说嵇康的名声前去拜访。稽康叉开双腿坐在那里,对钟会没有以礼相待。钟会要离开时,稽康问:“先生听到了什么才来,又看到了什么离开呢?”钟会回答说:“我是闻所未闻而来,见未所见而去!”随后对稽康怀恨在心。

山涛担任吏部郎官,举荐稽康接替自己。稽康写给山涛书信,说自己不堪忍受流俗,还非议商汤和周武王,司马昭听到后大怒。

稽康平时和东平人吕安交好,吕安的哥哥吕巽诬陷吕安不孝,稽康替吕安作证,说情况不实。钟会借机进稽康的谗言说:“稽康曾经想帮助毌丘俭,何况吕安和稽康在当世有盛名,但他们言论放荡,祸乱教化,应当借机铲除。”

司马昭于是命人杀掉吕安和稽康。稽康曾经拜访隐士、汲郡人孙登,孙登说:“先生才华多而见识浅薄,最后无法在当世幸免于难!”

司马昭担忧姜维多次入侵,官骑路遗请求作为刺客入蜀,从事中郎荀勖说:“明公作为天下主宰,应当仗正义讨伐违逆,却想用刺客除贼,这不是为四海表率的做法。”司马昭非常赞赏荀勖的话。荀勖是荀爽的曾孙。

司马昭想要大举伐蜀,朝臣大多认为不可,只有司隶校尉钟会赞成。司马昭对众人说:“自从平定寿春之乱以来,我们息役休养百姓六年,治兵缮甲,正是讨伐两虏的时机。现在吴国地域广大,并且低洼潮湿,如果贸然出兵,恐怕难以取胜,不如先平定巴蜀,三年后借助顺流之势,水陆并进,这是当年晋国灭虢取虞的形势。估计蜀国有战士九万,守卫成都以及其他防备边境的,不会低于四万,其他的部众不会超过五万。现在把姜维牵制在沓中,使他无法东顾,我们出兵直指骆谷,趁其空虚时袭取汉中。凭借刘禅暗弱,边境城池一旦被击破,士人肯定在内部受到震动,其灭亡指日可待。”

司马昭随后封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征西将军邓艾认为蜀汉没有挑衅,多次陈述不同的建议,司马昭派主簿师纂前去担任邓艾的司马晓谕,邓艾于是服从命令。

姜维表奏刘禅说:“听说钟会在关中调集军兵,是想图谋进取,应当派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都督各路军兵,分别守护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以防患于未然。”

黄皓迷信巫师鬼神,说是敌军最后不会来到,报告刘禅搁置姜维的奏报,群臣们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稽康


黄其军

      作于2025年10月8日(古历乙巳年八月十七)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资治通鉴>研读》398

《<资治通鉴>研读》397

《<资治通鉴>研读》396

《<资治通鉴>研读》395

《<资治通鉴>研读》39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