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做过《鸟的天堂》这节课,所以自己也有一种猎奇的心理。我倒是要看看名师能讲出什么花样。听了之后还真是感叹,收获满满。
一、以读代讲,层层深入
一读就是学生本有的状态
第一遍读就是让两个孩子起来读,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说出不同。
二读变化
出示袁枚的诗句:文似看山不喜平。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同桌再读,读出变化。找学生展示,其它孩子评价有没有实现你心中的理想状态。
三读出心情变化
再来看看有没有心情的变化,如果你感受到了就批注在旁边。最好能看出情感变化。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王国维的诗句: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出什么。再来挑一个自然段读出心情的变化。同样学生评价。巴金如果失落就不会花那么多笔墨去写了。
二、趣在何处
我记得我讲的时候就是让学生比较然后感受动态美和静态之美,却没有在趣上面着眼。
这个体会趣这个给我我一个很大的冲击,篇章导读页很重要,专家为什么要写这句话,而不是其他的话,他是有目的的。张老师这个环节做的特别充分。
当学生说到傍晚是失望的心情的时候,老师就说:“如果仅仅是失落就不会花这么多笔墨去写大榕树了”
单元页就有暗示,出示:四时景物皆成趣。哪能感受到趣。让学生交流,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目的
出示学生三分钟体会到的趣
老师口述一篇体会到的趣
学生选一处趣创作
你对巴金的鸟的天堂有什么新的认识
所以说教学中关注篇章页的引领,把篇章页的精神落实到教学中,就是先把课上对。
还有就是由文字表面的朗读,引向文字背后表达作者的一些理念:博爱、自由、平等。学生写就一个是写出文字背后传达作者的理念还有就。是也在表达学生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
三、总结的妙处
最后出示几句话
这几句话既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又是对作文的方法的一个指导,特别巧妙
—即景,想作文
四、语言的风趣幽默,生生互动的课堂这才是理想的课堂。
张老师上这节课之前有一个老师上的是西门豹治邺,和张老师比起来就是按部就班的那种,学生的表现就没有那么的灵动。
老师的松弛感,对学生鼓励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理想的课堂应该是相互赋能,相互成就的。
五、细微处尽显育人
(一)引导学生举手
抓住每一次亮相的机会,他会为你的人生增加色彩。抓住每一次亮相的机会,他会成为你人生的浓墨重彩
(二)在学生评价朗读完时候
有几处鼓励语印象特别深,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怎么实现学科育人?细微处,两句话,就能既达到鼓励目的,又能使学生受到受益一生的点拨。
比如学生展示完,张老师问,认为他们的朗读打到你理想境界的请举手,你们要跟他们交朋友,因为他们懂得欣赏别人。
认为有距离的举手,你们要记住他们,生活中也需要这样的朋友。一句简单的点评给学生一种交友观,我们既需要懂得欣赏我们的朋友也需要指出缺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