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练习写钢笔字,写到“贫”和“富”两个字,稍微留了一下心,仔细看了看两个字的组成结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贫和富两个字的写法里面,深含着老祖宗的智慧。
先说“贫”字。
贫:会意兼形声。上面分,下面是贝。我们知道贝在古代代表财富,“贝”是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把财富从一个大块分成小块,结果当然就是贫困了。有句俗语说:一分钱掰两半花,解释贫这个字是很贴切的了。
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虑,如果不想贫,做法就是不分,其实就是聚,把“贝”聚合到你这里来,就不贫了。
有人说,你说的是不是太浅显了,这些我都知道。
可是,我想说的是,道理人人都知道,可是,你扪心想一想,自己按照这个原则做了没有。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我是没有。
所以我现在还是很“贫”啊。
再说“富”字。
“富”,它是由“宀”“一”“口”“田”这四部分组成。“宀”象征着一个家,“一”还是代表着数字。“口”象征着有人,“田”,就是可以产生收入的田地。这四个部分组合起来,在一个家里,有人口有田地,就是“富”。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主要的财富来源就是土地。有田就代表有钱。即使到现在,用于房地产的土地也是最值钱的。
一个家里,有了人口,就有了天然的劳动力,同时拥有田地,就可以在田地上做作物,就可以吃饱饭,就能积累财富。
那么,“贫”与“富”是否可以转化呢?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
这里的“奇”需要特地解释一下,奇不是奇怪、新奇的意思,正确的意思是“多余”,就是多余出来的部分。
在我认为,由贫到富,中间还需经历“不贫”这一中间阶段。我称之为财富三阶段:“贫穷——不贫——富有”
贫穷的人想要富有,首先要踏踏实实地干活,在出卖自己力气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收入,达到“不贫”,就是温饱阶段。
在“不贫“的阶段上,还需要在金钱的支出方面极其计较,也就是说,不去做那一些大手大脚的花费,谨慎小心地不停积累资金,最终让自己攒够“第一桶金”。
能不能攒下第一桶金,是“不贫”和“富有”的分野。
有第一桶金的人,可以购入那一些给自己提供现金流的资产,资产再带来现金流收入,现金收入集聚到一定程度,再购入资产,周而复始,从而成功地由“不贫”到“富有”。
著名的财商书籍《穷爸爸、富爸爸》里面就写过老鼠赛跑的死循环和财富的快车道。
所谓的老鼠赛跑,就是指我们普通人与钱互动的方式,通过每天上班下班赚钱
然后因为诱惑,买买买花钱,钱不够用了,月光了,产生了恐惧,只好不断继续工作赚钱。
这种周而复始的“恐惧-赚钱-诱惑-花钱”,就像是一只在鼠笼中跑步的老鼠,每天飞奔,却永远跑不出这个死循环。
要想跳出这个死循环,就要了解现金、资产,通过储备现金,购入优质的资产,优质的资产可以“生钱”。
即无论你上不上班,做不做事情,资产都像拧开了的水龙头一样,源源不绝给你创造价值,你的生活,就会进入财富积累的快车道。
当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以及不断提高商业技能。
至于富人变穷那就相对容易太多了,只要沾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惯,肆意挥霍。那么纵有万贯家财,也难免会坐吃山空。
最后的话。
由贫穷变富有的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是很难的。但是困难,不代表做不成。只要有毅力,能坚持,一定可以实现由贫到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