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1,今日阅读: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2,金句摘录
1)知道掌握一本书的架构是绝对需要的,这能带引你发现阅读任何一本书的第二及第三个规则。
2)任何一本值得读的书,都会有一个整体性与组织架构。
感悟:拆书、拆文,一开始就是拆对方的架构,拆多了你看到一本书一篇文章,大致看一眼就能知道对方的架构、结构是什么。
3)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干什么”的主题,整本书就是针对这个主题而展开。
感悟:每一本书、每一件事、每一次学习,其实都是围绕“干什么”展开,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干什么”,,自然会迷茫焦虑。
4)书除了要外观的精致之外,相对应地还要欧更接近完美、更具有渗透力的整体内容。
ps:这里的整体内容不能是模糊的,你必须要确切清楚的了解才行。
5)不要满足于“感觉上的整体”。
6)如果一个艺术作品绝对简单,当然可能没有任何组成部分,但这从来就不可能粗在。
7)人类所知的物质,或人类的产品中,没有一样是绝对简单的。
8)所有的东西,都是复杂的组合体。
9)如果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没有有机的关联,一定不会形成一个整体,只是一个集合体而已。
10)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部分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来。
11)可读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达到了建筑学上最完整的整体架构。
12)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架构。
13)一位作者写出来的事实好故事或坏故事,段看他如何装点这副骨架。
14)一个作者最好的计划,就像人或老鼠在作的计划一样,常常会出错。
15)找出一个架构是读者的责任,只有当你读完整本书时,才能诚实地放下这个责任。
16)在阅读历史时跟小说一样,阅读的规则在探索的都是同样的答案。
17)一位作者,特别是好的作者,会经常想要帮助你整理出他书中的重点。
18)一本书的整体精神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诠释,没有哪一种一定对。
19)虽然是同一本书,但对每个阅读者来说都是不同的。
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允许有不同声音存在。
20)当你掌握主一本书的整体性时便会立刻抓住其中一些重要的部分。
21)一个好的规则,总是会将最完美的表现形容出来。
22)不论你是完全照做,或是只掌握一个形式,你都得了解要如何跟着规则走才行。
23)因为没有一本书是完美的,所以也不值得为任何一本书写出一个完美的纲要。尽力而为就行
感悟:人无完人,书无完书,无愧于己就好。
24)你的大纲是关于作品本身的纲要,而不是这本书要谈的主题的纲要。
25)美国联邦宪法是很有趣又实用的文献,也是组织整齐的文字。
26)用不着跟着书上所出现的章节来归纳一本书的架构,原来的架构可能比你区分的纲要好,也可能比不上你的纲要。
27)作者拟定了纲要,以写出好书;读者拟定纲要,才能读得明白。
28)你可能猜对了一本书的主题重点,但你还是需要自我训练,证明你是“如何”,又“为什么”这么说。
29)写作与阅读是一体两面的事,就像教书与被教一样。
30)如果作者跟老师无法将自己要传达的东西整理出架构,不能整合出要讲的各个部分的顺序,他们就无法指导读者和学生去找出他们要讲的重点,也没法发现全书的整体架构。
感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候是因为你一知半解。
31)作者以制造骨架为开始,还要想办法把骨架隐藏起来,让读者“发现”书中隐藏着的骨架。
32)对一本书来说,血肉跟骨架是一样重要的。
33)血肉,就是为纲要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解释或解读;血肉,为全书增添了必要的空间与深度。
34)根据一个纲要来写作一本书,不论这个纲要详尽的程度如何,都在给予这本书一种生命。
35)优秀写作的基本原则:一个作品应该有整体感,清楚明白,前后连贯。
36)千万不要在读不出头绪的时候,就总以为是自己的问题。
37)传达知识的书,各个部分可以是独立的;文学作品、小说、戏剧,是不能独立的。
38)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
3.素材
1)建筑师的“动线”结构:这些房间是用门、拱门、走廊、楼梯串连起来的。
4.引用
1)柏拉图:舞台使年轻人腐败堕落。
2)早期教会里神父说:戏剧是肉体与魔鬼的诱惑。
3)《历史》引言介绍:这本书是希罗多德所作的研究。他出版这本书是希望提醒人们,前人所做的事情,以免希腊人与异邦人伟大的事迹失去了应得的光荣,此外还记录下他们站在这些夙怨中的领土状态。
4)《伦理学》引言介绍:这本书是在探索人类快乐的本质,分析在何种状态下,人类会获得或失去快乐,并说明在行为与思想上该如何去做,才能变得快乐或避免不幸。虽然其他美好的事物也被认可为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像是财富、健康、友谊与生活在公正的社会中,但在原则上还是强调以培养道德与心智上的善行为主。
5)《国富论》“本书计划”:本书在探讨国家财富的资源。任何一个以劳力分工为主的经济体制,都要考虑到薪资的给付,资本利润的回收,积欠地主的租金等关系,这些就是物品价格的基本因素。本书讨论到更多元化地有效运用资本,并从金钱的起源与使用,谈到累积资本及使用资本。本书借着检验不同国家在不同状况下的富裕发展,比较了不同的政治系统,讨论了自由贸易的好处。
6)《物种起源》引言介绍:这本书所叙述的是,生物在数不清世代中所产生的变化,以及新种类的动物或植物如何从其中演变出来。本书讨论了动物在畜养状态下的变化,也讨论了动物在自然状态夏的变化,进而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类的原理,如何形成并维持一个个族群。此外,本书也主张,物种并不是固定、永恒不变的族群,而是在世代交替中,由比较小的转变成比较明显的、固定的特征。有一些地层中的绝种动物,以及胚胎学与解剖学的比较证据,可以支持这些论点。
7)《伦理学》内容大纲
A把快乐当作是生命的终极目标,讨论快乐与其他善行的关系;
B讨论天生自然的行为,与养成好习惯、坏习惯的关系;
C讨论伦理与智性中各种不同的善行与恶行;
D讨论非善非恶的道德状态;
E讨论友谊;
F讨论喜悦,并完成一开始所谈有关人类快乐的主题
5.阅读感悟打卡
1)分析类阅读的规则
一知道掌握一本书的架构;
二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三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一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二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三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四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看完一本书,你需要能够只用几句话就能告诉自己或者告诉别人,这本书在说什么。如果要说的太多,表示你还没有将整体的内容看清楚,而只是看到了多样的内容。
3)列一本书的内容大纲:
A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五个部分分别讲的是什么;
B第一个主要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X-Y-Z
C在第一个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A-B-C-D
4)莎士比亚的注释剧本集,阿奎那注解亚里士多德的书,可以看看。
5)如果你能知道每个人都会问的一些问题,你就懂得如何找出作者的问题:
A某件事存在吗?
B是什么样的事?
C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或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
D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E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F特性及特征是什么?
G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
H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
A-H→理论性问题
a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
b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
c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
d以什么顺序?
e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
f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a-f→实用性问题
6.相关
1)《奥德赛》荷马:这个男人在特洛伊围城之战之后,花了十年事件才回到家乡,却发现忠心的妻子佩尼洛普被一些追求者包围着。
2)《诗学》亚里士多德
3)《汤姆琼斯》菲尔丁-男孩遇到女孩,男孩失掉女孩,男孩又得到女孩。
4)《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5)《尤利西斯》乔伊斯
6)《英国戏剧的不道德与亵渎之一瞥——从古典的观点来探讨》
————杰瑞米·科利尔-英国牧师
7)《历史》希罗多德-有关希腊民族与波斯民族战争
8)《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9)《国富论》亚当·斯密
10)《物种起源》达尔文-科学类理论作品的整体性
11)《论人类悟性》洛克-哲学类理论性作品
12)《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13)《哈姆雷特》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