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五桂山的轮廓,山涧旁的石板路上就已有了零星的脚步声。我和爱人提着两只空水桶,沿着熟悉的路径往上走,空气中飘着草木与泥土的清新气息,这是属于我们周末的仪式感。
泉眼藏在一片竹林深处,石壁上渗出的水珠汇聚成细流,落入下方的石槽中,叮咚作响。来打水的人早已排起了长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像我们一样的年轻夫妻,还有带着孩子的家庭。大家手里的水桶各式各样,却都默契地保持着距离,没人催促,偶尔有人上前接过前面人的桶帮忙舀水,动作自然得像多年的邻居。
轮到我们时,爱人先将桶稳稳放在石槽下,清澈的泉水顺着竹管注入桶中,泛起细密的水花。我凑近去看,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忍不住用手掬起一捧,泉水冰凉刺骨,瞬间驱散了登山的微热,送入口中,一股清甜从舌尖蔓延到心底,带着山涧特有的甘醇,洗去了一周的疲惫。
等待的间隙,排队的人们总会聊上几句。张阿姨会分享她用这泉水煮茶的诀窍,李叔则会念叨最近山上的笋又冒了尖。大家的话题离不开这山、这水,还有各自的生活琐事,没有陌生的隔阂,只有一种因共同热爱而产生的亲切感。有时遇到拎着重桶的老人,总会有人主动搭把手,将桶送到山下的车上。
装满水的桶沉甸甸的,爱人提着走在前面,我跟在身后,听着水桶晃动时发出的“哗啦”声,像一首轻快的歌。下山的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温暖而不灼热。我看着爱人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微微晃动的水桶,忽然觉得,这每周一次的打水,打的早已不只是水。
这山涧的清泉,不仅滋养了我们的生活,更串联起了一段段温暖的相遇。那些排队时的闲聊,那些不经意的援手,还有和爱人一起登山、舀水的瞬间,都像这泉水一样,清甜而绵长,在岁月里酿成了最温柔的记忆。我们约定,只要山泉不息,这份周末的清甜与陪伴,就永远不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