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由于个人原因,我不再继续担任分公司总经理秘书了,我的直接领导开始物色接班人。最后有2个目前在其他部门担任翻译的女生,她觉得都不错,于是来问问我,觉得哪个更合适。
A女生,阳光型,非常外向,喜欢热闹,曾经担任某外籍运动队教练的助理。之前面试的时候,她曾经表示很想做这份工作,因为“这样我就可以认识更多人了!”
B女生,江南女子,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说话比较秀气,但是时不时会借助手势表达想法。
我当时的回复是,我个人可能会偏向B。这2个女生都是翻译,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应该都还不错。不过总经理秘书这个岗位,还得要坐得住,静得下心。对于一个喜欢聊天或者扎堆儿的女孩来说,我不确定这些要求会不会让她觉得难受。
结果回家后跟我老公说起这事儿,就被鄙视了,他连珠炮似的给我上了一课。
“你傻不傻?怎么能这么说呢?你凭什么去说谁合适谁不合适啊?
这个岗位需要做些什么工作,你的领导是很清楚的。
你可以根据你这几年的实际经验谈谈,你觉得要想做好这些工作,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素质。
然后呢,再跟你们领导聊一聊,这俩人各有什么特点。
这样,你们领导自然心里会有个判断,谁合适谁不合适,不需要你去告诉她。
再者说了,怎么选是她的事,你干嘛去建议她选谁不选谁?选得合适也就算了,万一后来发现不合适怎么办?人家准会想到,唉,当初不该听titi的建议,都赖她!你这几年在这儿的口碑,可能就因为你临走前的建议,全毁了。”
当时我真是吃了一惊,他说得很有道理,而我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
多年后的今天,我学到一个工具,叫做GROW模型,就是这番话的进阶版。我再复习一下:
001 G-Goal目标,问清楚对方的目标。
002 R-Reality现实,目前情况如何。
003 O-Option选项,对方怎么想,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004 W-Will意愿,对方的打算。
用这个模型,一步步提问,可以帮助求助者理清思路,找到答案,而不需要你去替ta做判断。这个工具,用来开导别人、或者帮别人做决策、自己做决策,都是极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