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也许真是缘分使然,也不知道怎么我在互动吧上看到了常州竟然有一个专门做生涯规划的机构,这不是我大多数学生一直头疼的事儿么。于是我毅然和顾问大贝接上了头,跑去聊了聊。聊着聊着就有了后面参加周末两天"Who Am I"工作坊活动。带着旁观者的好奇心,想看看这些所谓专业的生涯规划师是怎么做的,结果发现自己反而中毒有点深。
这是一个深入的认知自我过程,虽然我去参加的初衷是为了工作,为了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们在自己的生涯规划问题上更加清晰一些,但是意外地让我自己在自我认知的探索上又上了一层。一群积极向上探寻自我的学习者,极其认真地吸收知识,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得,那一刻真的是重回课堂的感觉。回到家喋喋不休和先生分享,他提醒我不要太过投入,保持理性客观,其实我立马就已经开始在给他对号入座气质类型了。不得不说两天接收到的信息让我的大脑异常活跃,思绪想法太多,久久无法平静。
反思这么多年我真的好像一直在赶路,忙忙碌碌,没有真真正正静下心来审视自己,与自己对话。而且突然发现,当下,2018年5月份,刚好是我工作的第10个年头了。我正式上班的第一天,这辈子我都会清晰记得,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是汶川地震的日子。我穿着正式坐在北京崇文门的写字楼里,下午正在犯困的时候突然一阵眩晕感,然后就有人冲进来让大家走楼梯疏散到楼下去,于是我在一堆人的簇拥下从7楼一层一层小跑到了楼下的广场。那个画面,现在回忆还是很清晰。
一转眼竟然已经十年了,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十年。人生有几个黄金十年?这十年,太多弥足珍贵的记忆,恋爱,结婚,生娃,在2016年中任性辞职开始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工作和生活。这十年的影响和意义应该是我人生旅程中最为重要的吧。周日的分享活动中要求每个人提前预演自己的葬礼,我又第一次不得不思考然后写下葬礼上希望子孙后代或者亲朋好友为自己念的致辞。这让我想到了那部哭到稀里哗啦的电影寻梦环游记,未来离开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自己,记起来的时候又会想到些什么。联想到一直有在关注的纪慈恩创办的死亡工作坊,让更多人向死而生,把这一辈子活得更通透更幸福。人一辈子,真的还是太渺小了,但依然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至少对周围的人有一些积极正面的影响。我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多多少少,做一点正面的改变,传递一些正能量。
布莱恩博士在工作坊活动里问大家对于幸福和成功的定义和理解,我在脑子里过的时候一开始是把这两者是等同在一起的。但在过去的20年里,研究明确得出结论,幸福是成功的前兆,而不是先成功后幸福。幸福,建立在爱和事业这两条“腿”上,我把它理解为有人爱,有事做。而自我认知是通往幸福的第一个密码。 每个人,都需要更关注自己,了解自己,知晓自己的天赋所在,找到自己的心流状态和体验,从而更好地规划人生,提升幸福感。幸福的人,离成功还会远吗?
我这些年接触的很多学生,大多是高中生或者大学生,不曾物质匮乏,在爱中成长,潜能巨大却大多迷惘困惑,不知自己是谁未来要做什么?其实很正常,这么年轻就很清晰笃定的孩子,就是卓越人才和未来栋梁了。但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必然要认真地审视自己内心,了解自己,年轻的时候偷懒逃避不去想或者想不明白,总有一天逃不开还是要去想,踏上寻找答案的征程。该走的路,绕一圈还是要走的。
所以很开心和感恩能遇到大贝了解到CareerDNA, 我会在这一领域继续学习和探索,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真正的从更深远的层次上帮助到我的学生们。一份工作,有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做得更长久,有幸福感。而且这么多年,我遇到很多优秀的学生和家长,作为顾问和指导老师,和这些学生家长沟通,我时常感觉惶恐,不敢说太多绝对性的话,觉得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总留一些空间给学生和家长自己做决定,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哪句话就可能改变或者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轨迹。而也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支撑我在这个行业中继续前行,在谋生和创造价值间平衡。
爱是一生的课题,也是每个生命必然需要的养分,无论如何,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不断收获这些养分,可以从了解自己,爱自己,接纳自己开始。
真正的成长,是需要从内向外打破的。下一个十年,期待更多的精彩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