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解读)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黄帝说:自古人与自然界的变化就是相通的,这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阴阳与人体结构的关系为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阳证表现:发热、口渴、脉搏加快等,也叫热证;阴证表现:怕冷、手脚冰凉、脉搏减缓等,也叫寒证)。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大凡天地之间,南北东西上下之内,无论是地的九州(古代把中国地区分为冀、兖、徐、青、扬、豫、荆、梁、雍九个区域,简称九州),还是人的九窍(耳、目、口、鼻及尿道、肛门的九个孔道)、五脏(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行相生,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十二节(四肢各三关节,是为十二节,指左右各有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都与自然之气相通。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所谓“生不离五,气不离三”(指人生下来就有五脏,五官,于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遥遥相对,气不离三指人体是三气组成的:阳气,元气,阴气),常常违反这种规律,阴邪之气(邪气,简称“邪”。传统中医中邪气是人体内外所有致病因素的统称,如六淫、疫气、七情内伤、劳逸失度、饮食失宜、外伤、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等全部涵盖在内)就会伤害身心,所以说阴阳是寿命的根本。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苍天之气要清净,人的精神意志要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能够促使阳气巩固而不失掉。虽有贼风虚邪,也不会构成危害。这是因天四时之气序。所以圣人精神专注,顺应天气而通其阴阳变化。
“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内使九窍闭塞不通,外则肌肉臃肿,卫气(卫气在于血脉之外运行,具有保卫人体,驱逐外邪的作用,与营气相同,也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产生。卫气的功能是护卫人体外层,防御外邪袭扰而生病;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腺及汗液的排放,维持体温的恒定)涣散不固,这是自己招致的伤害,而使阳气受到削弱。
今天讲了阴阳是寿命的根本,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