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不写东西,反复删改,又都推翻了,总觉得已经写不出人话了,索性最终还是随性写个短一点的读书感受好了,第一次写,不喜轻喷呀!换新办公室的时候,师傅给了我很多书,于是随手拿起了其中一本,叫《宝贝》,刚读开头就被作者的语言吸引,这才注意到,原来作者是六六,回想起之前只读过她的《蜗居》和《王贵与安娜》,这位女作家其实我了解的并不多,但是语言确实很有特点,犀利又幽默,于是这本书便成了枕边书,一有时间就看上两眼,由于平时能坐下来好好读会书的时间实在太少,读书的战线实在拉的太长,书中很多细节早已被遗忘,但是主线很明显,主要是通过孩子反映了几代人的爱情和婚姻观。
故事是以孙哲和静波夫妻为代表的八零后夫妻先是丁克后转为一心求子展开的,也有冯莹和嘉平这对七零后想尽办法求二胎,挺符合当下狂热的要二胎的国情的,还有陈QQ和一丫代表的九零后发生一夜情后意外有了天二而使两个人发生命运的变化,甚至还有老头儿和保姆周姐的黄昏恋。所有故事的发生都离不开孩子,确实孩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父母的观点,改变父母的心态,甚至改变父母的生活。
最开始觉得静波和孙哲互相陪伴多年,从学生时代走进婚姻,一定是很perfect的一对,直到静波妈的那句话,才慢慢发现孙哲还有个不为静波所知的过往,静波也在多年来的磨练中从那个扎马尾辫的黄毛丫头,变成了处事果断的公司副总,就像静波自己说的"孙哲,我都不敢回想,我以前,曾经那样爱过你。很深很深的。我认识你的时候,真像一张白纸!可你知道,仰视高山,是因为它的高度它永远在那儿。"时间有时候是很可怕的东西,能让一切都改变了,有时,恋人之间更多需要的是随着时间有着相同节奏的变化却又能彼此互补,如果不同的时期,一方转变过多,另一方依然留在原地就会跟不上彼此的节奏,有可能出现问题,就像孙哲与静波的关系里,孙哲性格里比较小男人,不够负责人,永远像一个妈宝,关键时刻没有勇气担当,却也甘愿牺牲事业回归家庭,所以他作为男人的自尊心和骄傲在王钰那里才能得到满足,而静波遇到李川奇以后,虽然逐渐被他吸引,就像洞悉一切的冯莹点拨她的那句:"这鞋吧,跟男人一样,再好看,再名牌,再喜欢,都得合脚,否则,那就不是你的鞋,不如扔了省的总惦记,穿着又受罪。"静波最后还是做出了选择,放弃了这双不怎么合脚的名贵鞋。
也一直以为冯莹和嘉平已经进入平稳的婚姻状态,没想到的中年危机,甚至还有电视剧改编版更离谱的让冯莹去抱养小三的孩子,曾几何时,那个心无旁骛,带着鲜花,笑靥盈盈去外地看望丈夫,却让惊喜变成惊吓的冯莹,就这样,在日子的锤炼里,收紧翅膀,然而,生活的戏剧性可能远远比电视剧更讽刺。
大概世界上所有看起来和睦的情侣也都有不为人知的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越来越觉得人并不是为自己而活的,确实生命进入到一定阶段就有着不得不承担的责任,很多人也许最终就迫于家庭的压力糊里糊涂的和一个觉得还不错的对象结婚了,但是结婚到底是一种仪式?一种责任?还是终点?童话里的最后一句是:从此王子和公主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果让你写个白雪公主续集呢?或者回到《宝贝》的最后结局,很好奇作者到底会给一个怎样的结局?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最终故事停留在了静波让儿子和孙哲视频那一刻,屏幕上,露出旧情人在孙哲肩膀上揉一下离开的身影,余下的,尽情发挥想象吧!生活从没有终点。
人生的无限可能在于人欲望的无限可能。未知的魅力也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世间万事万物能发生皆有因缘。动物性强的那种人种只吃白米饭怎可能就满足,要有白玫瑰,还要有红玫瑰。可是终究有婚姻的约束和保护,婚姻背负着法律和道德层面的责任,最终,婚姻是两个人内心的东西,感情在与不在,是婚姻质量的保障。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是有选择权的往往是生活的强者,如何保障弱者的权利才是生活的焦点,无论男女,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去追求你的幸福,但是你自己奔着幸福去了,就不能让你的伴侣既没了感情,又降低了生活的标准,这才是最重要的。生活还在继续,矛盾不会因为故事到达终点就此消失,它们随时在潜伏、爆炸。站在婚姻外头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我们,看的没那么清楚,镜花水月般的幻想要有,血淋淋的现实也要有面对的勇气,那句俗套的老话,最可贵的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能一如既往的热爱它。 能做的是过好当下,努力做一个优质的自己,用力的 生活 ,对于不可控的未来,还是尽情大胆的拥抱吧!
By 小北
2016.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