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
1、管好你的注意力
你要开始看书了,拿起书本,手机响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好朋友想请你帮个忙,结束通话后,顺道看了看微信,有位老铁今天结婚,还有红包,我要送去我最真挚的祝福…哎,我不是要读书么,时间过的好快,这本书写的好专业呀,有很多不懂的,先休息一下吧。
以上情形说明欲望是常态,而非个例。针对这种情况,德怀恩创造出一个概念:深度工作。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陈列健康压力和同伴压力、争辩与沉思、工作成果展现、低强度活动和深度工作。想要达到深度工作的阶段,需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某种肤浅事物上的冲动”搁置一旁。
找到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环境和建立一套深度工作机制,开启沉浸美好事物之旅吧。
2、两条腿走路会更稳
卡尔·荣格的工作状态看似很忙碌,其实一切都井井有条。他在乡村小石屋隐居的时候,每天将自己锁在房子里写作,冥想之后到树林里散步;回到诊所会非常忙碌,看病人到深夜,积极参与苏黎世咖啡屋文化,在城里名牌大学讲学、听课,之后是在那里任教。
我看到的卡尔·荣格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极致践行。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双峰哲学,其实就是由内而外的迸发自己的想法和由外界刺激激发自己的潜力。
3、深度工作的润滑剂——浮浅工作
我们平时习惯了说每天工作八小时,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八小时内,没有一个熟练的深度工作者可以保持超过4小时的深度状态。那其他的时间我们是在做浮浅工作,如果可以将大部分的浮浅工作的时间夺回,且投入更深度的工作中,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要避免每十分钟检查一次自己的电子邮件,但不可能永远不回复信息。
在深度工作的阶段性时间里,安排浮浅工作,可以使工作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