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习第205天《地员 第五十八》第一部分
原文阅读
夫管仲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渎田悉徙,五种无不宜。其立后而手实,其木宜蚖菕与杜松,其草宜楚棘。见是土也,命之曰五施,五七三十五尺而至于泉。呼音中角,其水仓,其民强。赤垆,历强肥,五种无不宜。其麻白,其布黄,其草宜白茅与雚,其木宜赤棠。见是土也,命之曰四施,四七二十八尺而至于泉。呼音中商,其水白而甘,其民寿。黄唐,无宜也,唯宜黍秫也。宜县泽,行廧落,地润数毁,难以立邑置廧。其草宜黍秫与茅,其木宜櫄扰桑。见是土也,命之曰三施,三七二十一尺而至于泉。呼音中宫,其泉黄而糗。流徙。斥埴,宜大菽与麦。其草宜萯雚,其木宜杞。见是土也,命之曰再施,二七一十四尺而至于泉。呼音中羽,其泉咸。水流徙。黑埴,宜稻麦。其草宜苹蓨,其木宜白棠。见是土也,命之曰一施,七尺而至于泉。呼音中徵,其水黑而苦。
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鸣马在野。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
坟延者六施,六七四十二尺而至于泉。陕之芳七施,七七四十九尺而至于泉。祀陕八施,七八五十六尺而至于泉。杜陵九施,七九六十三尺而至于泉。延陵十施,七十尺而至于泉。环陵十一施,七十七尺而至于泉。蔓山十二施,八十四尺而至于泉。付山十三施,九十一尺而至于泉。付山白徒十四施,九十八尺而至于泉。中陵十五施,百五尺而至于泉。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青龙之所居,庚泥不可得泉。赤壤山十七施,百一十九尺而至于泉,其下青商,不可得泉。山白壤十八施,百二十六尺而至于泉,其下骈石,不可得泉。徒山十九施,百三十三尺而至于泉,其下有灰壤,不可得泉。高陵土山二十施,百四十尺而至于泉。山之上命之曰县泉,其地不干,其草如茅与走,其木乃樠,凿之二尺乃至于泉。山之上命曰复吕,其草鱼肠与莸,其木乃柳,凿之三尺而至于泉。山之上命之曰泉英,其草蕲白昌,其木乃杨,凿之五尺而至于泉。山之材,其草兢与蔷,其木乃格,凿之二七十四尺而至于泉。山之侧,其草葍与蒌,其木乃区榆,凿之三七二十一尺而至于泉。
字词注释
[1]施:尺度名。地深七尺为一施。
[2]渎田:开沟渠引水灌溉的田。尹注曰:渎田,谓穿沟渎而溉田。悉徒:轮换耕种,以保持土壤肥力。
[3]立后而手实:指庄稼植根之处土深而收获丰实。陈奂云:“后”与“厚”同。《小雅》传:“手,取也。”言五种之谷其树厚而取实。
[4]蚖(yuán):通“杬”。一种大树,皮厚,树皮煎汁可用于贮藏果品。菕(lún):通“棆”。一种小樟树。杜:甘棠树。
[5]仓:通“苍”。青色。
[6]垆:黑色坚硬的土壤。
[7]历:稀疏。强:坚硬。
[8]雚(huán):荻。形似芦苇,秸杆细而实。
[9]秫:高粱。
[10]宜:应该,应当。县:同“悬”。“下出”的意思。悬泽即雨水聚集。
[11]行廧落:修建围墙篱笆。廧,同“墙”。落,篱笆。
[12]黍秫:或谓“秫”当作“”,“黍”字衍。
[13]櫄:即椿树。扰:一种树,或为“杻”。
[14]斥:土地中含过多的盐碱。埴:黏土。
[15]萯(bèi):草名。具体名称不详。
[16]苹蓨(tiáo):蒿类植物,嫩时可食。
[17]白棠:与赤棠同类,果实白色,不酸涩。
[18]负猪:尾巴上举之猪。负,翘尾巴。猪受惊而尾巴上翘。
[19]窌:同“窖”。
[20]“凡首”四句:凡首,一开始。主一,即假定基数为“一”。三之,即一除以三。四开即四次除以3得81。九九,八十一。黄钟,即黄钟的积数,其长度为百分之九十分。小素,即指“八十一”这个数字而言。下文算法类同。
[21]“三分而益之以一”几句:黎翔凤云:以三为主,益一为,去一为。黄钟八十一,三分益一,81×=108,即得徵(zhǐ)。
[22]不无有:尹注曰:不无有,即有也。
[23]生商:108×=72,得商。
[24]成羽:72×=96,得羽。
[25]成角:96×=64,得角。
[26]坟延:即“坟衍”,介于丘陵与低洼之地之间,比平原稍高之蔓坡地。以下十四种土地,地势渐高,泉源渐深,大体均为丘陵地带。据张文虎、夏纬英说。
[27]陕之芳:狭隘之地的旁边。陕,狭。芳,旁。
[28]祀:屺,高出。
[29]杜陵:高大的土丘。杜,土。
[30]延:延伸缓坡。
[31]环:环形。
[32]蔓山:山形曼延而长的丘陵。
[33]付山:山上的小山头。
[34]白徒:白色土壤。徒,土。
[35]中陵:平地上的丘陵。
[36]青山:东方之山。古代四方观念,东方为青色。
[37]庚泥:泥沙相续。庚,续。一说,庚为坚硬之义,庚泥指坚硬的泥土。
[38]山:当作“磝山”,指山多小石者。
[39]青商:一种怪物。
[40]:据黎翔凤说,字当本作“坐”,因其为山,加阜成“”,象挫诎之形。
[41]骈石:并排的石头。
[42]徒山:不生草木,土石袒露的山。
[43]县泉:悬泉。
[44]如茅:草名,未详为何草。走:夏纬瑛说即“蔖”,犹今乌拉草,一种高山植物。
[45]樠(mán):木名,树心像松树。或谓即红松。
[46]复吕:字当作“㠅”,重复层叠的山。
[47]莸(yóu):水草名,其味恶臭。
[48]泉英:甘泉、美泉。
[49]蕲(qín):当归。白昌:菖蒲。
[50]山之材:当为“山之侧”。
[51]兢:通“矜”。疑即芩。
[52]格:通“椵”。树名,柚类。
[53]葍(fú):一种仲春生长的草,可食用。蒌:蒌蒿,可用来做鱼汤。
[54]区榆:原作“品榆”,据王引之说改。即刺榆。
译文参考
管仲治理天下,规定地深七尺为一施。有沟渠灌溉的田地,每年都轮换耕种,五谷无不相宜。这里种植五谷,植根深厚,收获丰实,这里种树适合种杬树、棆树、甘棠树、松树,种草适合种荆棘。见到这种土,称之为五施之土,即土深三十五尺与地下泉水相接。这种地的呼号之音相当于“角”,水呈青色,居民强壮。赤垆土,疏落坚硬而肥沃,种植五谷都可以。这里产的麻白,布黄,种草适合种白茅和雚,种树适合种赤棠。见到这种土,称之为四施之土,即土深二十八尺与地下泉水相接。这种地的呼号之音相当于“商”,这里的水白而甘甜,居民长寿。黄唐土,不适合种作物,只适合种黍秫。应当排除积水,修建围墙篱笆,因为土地潮湿,容易毁坏,难以建城筑墙。种草应当种植黍秫和茅,种树应当种櫄、扰、桑。见到这种土,称之为三施之土,即土深二十一尺与地下泉水相接。这里的土地呼号之声相当于“宫”,水黄而有臭味。土地容易流失。斥埴土,适合种植大豆和麦子。种草适合萯和雚,种树适合杞树。见到这种土,称之为再施之土,即土深十四尺就与地下泉水相接。其呼号之声相当于“羽”,这里的泉水是咸的。这里的水容易流失。黑埴土,适合种稻麦。种草适合萍蓨,种树适合白棠。见到这种土,称之为一施之土,即土深七尺与地下泉水相接。其呼声相当于“徵”,这里的水又黑又苦。
凡是听“徵”音,犹如尾巴上翘的猪,像猪发觉受惊而大叫。凡是听“羽”音,如荒野马叫。凡是听“宫”音,如地窖牛鸣。凡是听“商”音,如离群的羊叫。凡是听“角”音,如鸡鸣树上,音调清澈而快疾。计算五音,开始,先假定基数为“一”,分为三等,经四次推演以合九九之数,如此得到黄钟小素的音调,即为宫声。三分再加一分,成为一百零八,即为“徵”声。一百零八再减三分之一,即成“商”声。七十二再加三分之一,得九十六,成为“羽”声。九十六减去三分之一,即成为“角”声。
介于丘陵和低洼之地的沃土,土深六施,即地下四十二尺与水相接。狭隘之地旁,土深七施,即地下四十九尺与水相接。高出狭隘之地的土地,土深八施,即地下五十六尺与水相接。高大的土丘,土深九施,即地下六十三尺与水相接。缓坡的丘陵,土深十施,即地下七十尺与水相接。环形的丘陵,土深十一施,即地下七十七尺与水相接。山形曼延而长的土丘山地,土深十二施,即地下八十四尺与水相接。山丘上的小丘,土深十三施,即地下九十一尺与水相接。付山白土,土深十四施,即地下九十八尺与水相接。平地上的丘陵,土深十五施,即地下一百零五尺与水相接。东方之山,土深十六施,即地下一百一十二尺与水相接。青龙所居之地,泥沙相续,无泉水。赤壤山,土深十七施,即地下一百一十九尺与水相接,下面有青商,没有泉水。低矮山白壤,土深十八施,即地下一百二十六尺与水相接,下面有石头骈密,没有泉水。光秃秃的山,土深十九施,即地下一百三十三尺与水相接,下面有灰土,没有泉水。高陵土山,土深二十施,即地下一百四十尺与水相接。山上有悬泉的地方,土壤潮湿不干,所生的草是茅和走,所生之木是樠木,凿地二尺即可见泉水。山上有重叠的山峦,所生之草为鱼肠和莸,树木为柳树,凿地三尺即可见泉水。山上有甘泉的地方,所生之草为当归和菖蒲,所生之树为杨树,凿地五尺即可见泉水。山的侧面,所生之草为芩和蔷,所生之树为椵,凿地十四尺即可见到泉水。山的侧面,所生之草为葍和蒌,树木为区榆,凿地二十一尺即可见到泉水。
核心内容解读
此篇为农业土壤学方面的文献。篇名“地员”,“地”,指可生殖的土野,“员”的意指解释有些分歧,但《说文》所言:“员,物数也。”还是最可信的。通篇所言,专论农林种植技术,讲述土地生长的农林果蔬等作物。就文献属性而言,应归为农业土壤学一类的科学文献。
文章一开始与《水地》一样,重视水源,深合农耕之道。进而又将各种土壤的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别说明其土质特点及适宜的农业果蔬作物。讨论各种土壤的特性,何种土壤适合何种庄稼,讲得清清楚楚。分类意味明晰,正喻示着对土地状况的了解。考我国上古时期对土地植被的观察了解,首推《尚书·禹贡》篇(其年代据笔者考证,不晩于西周时期)。此后这方面的知识继续发展,就有见于《吕氏春秋》的《上农》《任地》《辨土》诸篇。这些文献年代与《管子》中的此篇时代相近,而《地员》或更早些。它们都显示的是战国农业土壤科学的发展。
从本篇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知识领域的“类”观念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知识活动中“类”观念的深入和细化,其具体是沿地理学展开的。
《管子·地员》中的“类”观念明显是由《山海经》、《禹贡》以及《周礼》的传统发展而来的。
《管子·地员》中已经出现了对地理形态的分类。其将丘陵分为15种类型,将山地分为5种类型。以丘陵为例,分别有:坟延(平缓低丘)、陕之芳(谷地)、祀陕(较高谷地)、杜陵(较大土阜)、延陵(延展大土阜)、环陵(高大块状土阜)、蔓山(长形的低山)、付山(多土的小山)、付山白徒(有白土的小山)、中陵(中等土阜)、青山(青色的土山)、赤壤山(有小石和红土的小山)、山白壤(多磊石和白土的山)、徙山(不高的土山)、高陵土山(高丘陵土山), 并同时给出了其“至于泉”的高度,如“坟延者六施,六七四十二尺而至于泉”、“陕之芳七施,七七四十九尺而至于泉”等等。以上分类更多地超越了实用,具有某种一般或纯粹知识的特征。
而在土壤分类方面,《管子·地员》明显继承了《禹贡》和《周礼》的传统,其将一般地区分成18种类型,依次为:粟土、沃土、位土、土、壤土、浮土、怷土、土、壏土、剽土、沙土、塥土、犹土、土、殖土、觳土、凫土、桀土。与此同时,《地员》又指出不同的土壤在生产力上的细微差别,如讲:“群土之长,是唯五粟”;“五沃之状,剽怷橐土”;“五之状,强力刚坚”;“五沙之状,粟焉如屑”;“五桀之状,甚咸以苦”。在现代土壤科学中,通常是按照砂粒、粉砂粒、黏粒的百分数将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黏壤土、黏土4类12个等级。对照研究表明,《地员》的上述土壤分类较之《禹贡》、《周礼》更加深入,并且与现今的土壤分类标准已十分吻合。
我们在这里也已经明显可以感受到知识与逻辑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连接。由此,语词学中的“类”观念也形成了。而日后的“名实”、“同异”之辩恰恰就是以这种知识和语词活动中的“类”观念作为基础的。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稷下学宫与《管子》的性质(一)
很多学者认为《管子》属于稷下学派文献或齐法家著作。南开大学历史系院张荣明认为,上述观点很难成立,理由有三:其一,传统上该书分为“经”“解”“内言”“外言”“区言”“短语”“杂”“轻重”八部分,可能隐含着不同作者身份及其篇章权威性差异的认定;其二,根据现代学术分类,该书内容涉及兵、农、道、阴阳、史家、经济、教育、政治八个不同领域,就治国之道而言分为稷下正统、法家、道家,彼此之间不完全兼容;其三,在战国秦汉学术史文献中,没有“管仲学派”的痕迹。他的看法是:齐国最早改革开放,从最初的“啧室”到设立稷下学宫,天下学者云集,于是而有各类著作、文献,各家文献分别流传。韩非提到的是法家文献,贾谊引用的是具有儒法合流色彩的稷下之《经》,《史记》说“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既有篇名也有类名,刘向编纂《管子》征集篇章多寡不一,最后定著八十六篇。因此,八十六篇的《管子》应该是稷下学宫各派著作(包括齐国档案)的集成。
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中国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各种思想学说竞相登场,于是而有百家争鸣。当时有一个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这就是稷下学宫。在这里诞生了一部具有时代特征的著作,这就是《管子》。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管子》一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余敦康先生较早提出,《管子》一书是“管仲学派”的著作,也有学者提出属于“齐法家”的看法。此后很多学者对管仲学派的学说进行了阐述。但是,《管子》一书作为一个学派的著作是否妥当,仍值得斟酌。
一、稷下学宫
先从稷下学宫的设立谈起,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管子》一书的起源。稷下学宫是齐国在国都临淄城的西门(稷门)之外建立的一个自由讲学议政的学术机构。稷下学宫创办的时间可能较早。《管子·桓公问》记载:“齐桓公问于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桓公曰:‘吾欲效而为之,其名云何?’对曰:‘名曰啧室之议……人有非上之所过,谓之正士,内(纳)于啧室之议。’”齐国在桓公、管仲时代是否曾立“啧室”尚可存疑,但齐国在较早时期设立了供人们议论政治的场所,则有可能。
到公元前4世纪末期,“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即稷下学宫“复盛”,再次复兴。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齐襄王时期,当时大儒荀子在稷下学宫讲学“最为老师”,且“三为祭酒”(《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各种学术流派的学者云集稷下学宫,纷纷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主张,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学术争鸣。稷下学宫的学术活动一直延续到齐王建时期,最终衰落。
二、《管子》的形成
在各家各派的学术争鸣中,齐国本土的一些学者,利用齐国的档案文献和口头资料,传承了齐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变革的需要,一些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传授生徒,为齐国的富国强兵献计献策。为了增加自己主张的权威性,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主张托名管仲。这样一来,在稷下学宫便有了一批所谓的管仲著作。当然,也有部分作品没有借用管仲之名。
较早提到管子之书的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他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韩非子·五蠹》)看来,他把所见的管仲之书视为法家著作,并置于《商君书》之后。他又说:“管子曰:‘见其可说之有证,见其不可恶之有形,赏罚信于所见,虽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说之无证,见其不可恶之无形,赏罚不信于所见,而求所不见之外,不可得也。’”(《韩非子·难三》)这里引用的是《权修篇》的内容。汉初儒者贾谊在上汉文帝的奏疏中则说:“管子曰:‘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汉书·贾谊传》)这里引用的是《牧民篇》之语。可见,所谓的管仲之书在战国末年到西汉初年已经流行,并产生相当影响。
在当时,所谓的“管子之书”并没有编为一书,而是以篇卷的组合流传。司马迁编《史记》的时候,看到的正是散编的“管子之书”。他说:“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史记·管晏列传》)显然,《晏子春秋》直言书名,而所谓的管氏之书却罗列篇卷,表明这些篇卷并没有被整理为一部著作。
西汉晚期,官府召集学者对散乱的文献典籍进行整理,其中就有管子之书。刘向是学术负责人,他在总结《管子》成书过程时写道:“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太中大夫卜圭书二十七篇,臣富参书四十一篇,射声校尉立书十一篇,太史书九十六篇,凡中、外书五百六十四,以校除复重四百八十四篇(按:似应为四百七十八篇),定著八十六篇,杀青而书可缮写也。”(《管子·叙录》)“中书”是皇家藏书,“外书”是民间藏书,两个途径所得管子书篇章多寡各异,正表明当时没有定编的管子之书。刘向将编好的八十六篇定名为《管子》,这就是现存《管子》最早的底本。但是,刘向这次校书征集的篇目并不齐备,有所遗漏。据《史记·管晏列传》唐代张守节“正义”引刘歆《七略》:“《管子》十八篇,在法家。”刘向刚刚整理完成八十六篇的《管子》,他的儿子刘歆为何又著录“《管子》十八篇”呢?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这十八篇是在校书之后又发现的,内容与八十六篇的《管子》不尽相同。依照刘歆的看法,属于法家著作。为了保存这部分著作,刘歆特为之著录。遗憾的是,这十八篇的《管子》后来失传。《隋书·经籍志》以后未见著录。
有学者认为,十八篇的《管子》是刘向所整理的八十六篇《管子》的“原本”。古丁说:“先秦的子书往往是一个学派的总集,原本的《管子》也该是这个学派的总集……是战国时代以管仲为始祖的法家的著作。”胡家聪作《〈管子〉原本考》,力证“原本”的《管子》是“稷下学宫佚名的法家作品的汇编”。但从《管子》的成书过程和刘歆著录的时间判断,该书并非所谓的“原本”,刘向整理《管子》之前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原本”。
一言以蔽之,《管子》著述于稷下学宫,编定于西汉晚期,它是稷下学宫各派著作的集成。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吾淳 著;郭齐勇 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
《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比较研究论集》,王志民 主编【希腊】海伦·卡拉玛伦古 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