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感到痛苦的根源,原来是它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设计师小芳,白天跟同事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发生了口角。

晚上回家后,她便一直想着这件事,觉得同事做事太过分,整个人气得直跺脚。

直到半夜2点钟,她还在温暖的被窝中,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可引发她怒气的人,却早已经进入了梦乡。

事情已经过去了,小芳还是迟迟不肯放下,一直在折磨自己。

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简直就是得不偿失呀!

这时,就有人说了:

“我也不想那样,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呀!”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是一个人的思维,不肯放过他自己而已。

他一再地用旧有的看待事情的模式,来解释别人是如何地对不起自己,让自己痛苦不堪,却恰恰忽视了通过如何改变心态,来避免这一切的发生。

我们都知道ABC理论,A是引起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者你对事情的诠释,C是结果。

一般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都会找A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和阻止与A相关的人和事。

殊不知,引发C的不是A,而是B,恰恰B也是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因素。

有时候,同一件事情,为什么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主要就是因为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情的心态不同。

当一个人的内心改变后,再大的事情,也会变小,从而收获满心的欢喜。

正如丰子恺所说:“心小了,事就大了;心大了,事就小了。”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处理事情的方式,其实跟大脑固定的思维模式有着紧密的关联。

比如:只要与人发生冲突,我就会立刻转身离开;只要别人的说话语气不好,就会马上影响到我的情绪......

这种病态的思维,制止不住大脑的思考,也是让我痛苦的主要原因。

不过,庆幸地是,我现在已经在慢慢地走出这种思维怪圈,受到情绪干扰时,我不会冲动地发脾气,而是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怎样做才能解决问题。

同时,转变心态,自己能够从中学到什么?该如何不断地修炼自己?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失去的痛苦、得不到的煎熬以及疾病的摧残......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这时,虽然你无法改变事态,但可以改变心态。

无论何时,让自己从事件中抽离出来,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发生的事情。

你会惊喜地发现,路的旁边还有路,所有的问题不是只有一种解决办法。

狄更斯说:“生活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坏。”

总有一份美好是属于你的,换个方向,转个心态,会避免痛苦,从而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