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以下简称经络)对我们来讲,不陌生,它生长在我们身体的脏腑与肌肉里,伴随着人类从生命的出生到终老,一直在为我们服务。由于它始终任劳任怨地工作,导致人们经常忽略了它的存在。我们的先祖早在几千年前就能充分利用它。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黄帝内经》,其云: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人体经络是人的生命线,是养生之关键。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基础。人体之所以能够有生命,能够生存,全赖于气血的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才能维持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机能。而气血对机体的营养和输送是依靠经络来完成的;《灵枢•本脏》中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将气血输布全身各处,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既保证机体能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又保证了机体的健康长寿。《黄帝内经》记载,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疏通经络、激发人体的自调节功能、统摄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固本培元、平衡阴阳、调节虚实、提高自愈力、增强免疫力,谓之“上医治未病”,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即健康!人体机能的工作原理是:气推着血走,血带动营养,也就是说气血能循环到的地方,功能才能正常运转,而气是在经络里行走,它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所以核心通道是经络;经络通百病不生。经络不通五脏六腑就得不到充足的气血,功能就会下降,会导致身体诸多不良反应!对应在人体,我们可见的有以下现象:入睡难的是(肝功)能下降,睡觉轻的是(肾功)能下降,睡觉流哈喇子的是(脾功)能下降,头发在两鬓白的是(肝功)能下降,头发在前面白的是(脾功)能下降,头发在后脑勺白的是(肾功)能下降,脸色发白的是(肺功)能下降,脸色发红的是(心脏)能下降,脸色发青的(肝功)能下降,脸色发黑的(肾功)能下降,脸色发黄是(脾功)能下降,等等。经络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人体的上下内外。在人体具体以十二大正经,奇经八脉,络脉等形式存在。像蜘蛛网一样连同着我们身体的器官,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十二条正经(左右对称,实际是二十四条),分别连著人体的心、肝、脾、肺、肾、胃、胆、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心包等十二个脏器,它们依据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另十个脏器都有实体存在,比较直观,大家好理解。这十二条经络,有两种分类,一类按手足分,另一类按阴阳分。按手足分,是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按阴阳分,是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各有3条阳经。它们的名字同时也是依据上述分类命名。手三阴…是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称。手三阳…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合称。足三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合称。足三阳…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合称。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少阴阴气最重,它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它就排在内侧的中间。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阴阳是古哲学的一个相对概念:上为阴,下为阳:内为阴,外为阳:前为阴,后为阳:左为阳,右为阴……阴阳互根,可以相互转化。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经络的阴、阳细分到这样细致的程度呢?就是让大家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让自身达到阴平阳秘,才是健康的最佳状态。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疏通并经常运经络,美容减肥、祛瘀排毒只是它的副产品,它主要有如下功效。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具体到每条经络,作用各有侧重,如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主泄,能排泄五脏六腑之毒,助升阳气,增强卫气,可固表,防外邪。手少阳三焦经能通行元气。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素问·金匮真言论》称三焦为六腑之一,《素问·五藏别论》称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同时,它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在每条经络上还分布着不同的穴位,如果说穴位是经络上的交通枢纽,是水电站、是阡陌、是家,那么经络是交通命脉,是大运河、是国道,是国;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各种穴位保健方法,与运行经络保健的差异为:气血是根、经络为本,穴位是枝节、症状是标;短期治标,收效快,易反复,属于调度;长期治本,收效慢。
人体经络的基本常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体如果经络僵硬劳损堵塞,严重影响了气血的运行和营养的输布。 《黄帝内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百病源于经络堵”!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