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养成是新行为自动形成的过程,旧的习惯转变成新习惯往往非常艰难,在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各种借口、疲劳和定制目标的模糊性会导致这些努力付之东流,因此,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坚定的决心。
熟悉习惯养成的机制后会遇到种种困难,一般来说会经历三个阶段:反抗阶段、不稳定阶段、倦怠期阶段,这几个阶段是否能顺利度过,决定了习惯能否养成。要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并没有明确的期限,会因为难度以及个人状况有差异,简单的习惯养成花费的时间较少,而困难的习惯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才有效果。
第一阶段:开始的反抗期
改变习惯的初期,一方面不熟悉细节、另一方面容易错估难易度,因此特别容易放弃。所以在一开始需要做到的是:不论多少,一定要坚持下去。在这个阶段中,不要求做到最好,但求确实执行。如果你的目标是每天运动30分钟,即便开始做不到,至少也要从3分钟5分钟开始坚持,绝对不能有一天放弃。
有一个小技巧是把事情记录下来,把每天的努力记录下来,例如:读书的时间、运动的状况…等等,这么做可以激励自己,同时把成就记录下来的过程,也是增强正向回馈的好方法。
第二阶段:不稳定期
度过最开始的反抗期后,就会面临到“冲劲衰退”的问题,一开始那股热忱的状态和信心这时候所剩无几,缺少了这股精神信念,很容易会放弃目标导致半途而废。
这个时期我们要做的是,首先是前面提到的,把每天的成就记录下来,利用纪录让自己清楚已经完成的目标,不仅有激励的作用,也会产生放弃很可惜的想法,能够更轻易地坚持下去;
然后是设定阶段性的鼓励,让自己在每个阶段达到目标时能够获得奖励,这样把目标分割后会更容易达成。
著名马拉松冠军山田本一在开始练习长跑时使用了这种有效的方法,把超长的距离分为多个小目标,比如先跑到第一个银行,接下来是超市,再下来是一个学校…以此下去,能够更轻松地达成每个阶段目标,也会强化每个阶段的正向回馈。
在养成习惯的不稳定阶段,设计一些阶段奖励是很有帮助的,能够减轻压力,并持续坚持下去。
第三阶段:最后的倦怠期
这一阶段,我们会感受到的是无聊与厌烦,由于前两阶段已经很长时间了,累积的成就感、回馈感受逐渐平淡,好像继续做下去找不到什么感觉了,很多人就会在这最后时期放弃,其实是非常可惜的。
最后的阶段是行为正在转变成无意识的过程,只要能坚持过去,习惯也就养成了。如果真的感觉太无聊时,建议利用调整内容来改善状况,比如原来每天都是跑步半小时,可以穿插几天去游泳。以不同的模式执行类似的活动,慢慢度过最后的倦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