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外公是个严肃且不苟言笑的人,这是从后来的听闻中得知的,我曾见过他的遗像,消瘦的脸棱角分明,神态端正,眼神炯炯。确实像个严肃的人。外婆是个勤劳的人,家里有六个孩子,我母亲排第四,往上都是女孩,往下是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外婆告诉我其实远不止这些孩子,有些因为夭折死掉了。在那个年代,生出这么多孩子其实是很常见的,但对原本贫苦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可是这样的家庭却被外公稳住了,他聪明勤劳,并严格的要求子女的,做得不好得挨骂。生活比那些少儿少女的家庭过得还好。同时作为村长长,他带领村人开路,挖渠灌溉。这是直至现在我们仍在享受的福利。
母亲很敬重外公,时常跟我们说起外公,有时也吐槽外公的严格。我虽没有接触过他,但从各个长辈的听闻不难发现,母亲是最像外公。他继承了外公身上的品质。所以我们家虽然有三个孩子,但仍然过得还行,这其中母亲的贡献最大。
父母大概是在三十多岁时外出打工的,听说是母亲的主意,她认为家里孩子多,不外出打工是不行的,孩子不能没有学上。当时村里思想保守,墨守成规的生活,即害怕做出改变又见不得别人改变,因此冷嘲热讽是在所难免的。现在很多人基本都选择外出打工了,在家靠个一亩三分地是无法过活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母亲告诉我们说当时,他们应该是最早出去打工的,那时也有些害怕,人生地不熟的。他们最先找到一个果园的工作,干了一些时间,便把我们接了过去,工作确实是艰苦的,果园很大,早上天微亮就出门了,可能得走三十分钟才到工作的地点。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要工作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放假的情况很少。我记得有一次天气特别冷,还下着雨,早上他们像往常一样去干活,我们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他们时,已经是全身湿透了,他们披着雨衣,冰冷的雨水顺着她们的手臂流进衣服里,我找到了母亲瘦弱的身影,他和别人的父亲母亲一起在坚持着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时,我的母亲还很年轻,在我的印象中那时的她话不多,仿佛鼓着一口气,即便下班了,她还要种菜,养鸡。后来母亲说那时是最苦的,幸好自己当时还年轻,即使再累也能坚持。
父母的第二份工作仍旧是果园,离学校不远。母亲告诉我们,无论走到哪儿,第一要考虑的就是让你们靠近学校。那是个私立学校,三个孩子读书,负担很大。果园虽小但人少活重,我看到他们挑着沉重的香蕉艰难前行,也看到夜里加班在水果到凌晨,很辛苦。六年级时考虑到升学问题,因为没有本地户口所以便决定回到家乡的县城,在一家木材加工厂里工作。工作变成了人力和机器的结合,工作时间很长且伴随危险。
我们一路追随着父母,见证着他们吃的苦,即便小的时候不明白,但长大后却是深刻的记忆。
母亲待人诚恳,不轻易与人发生矛盾。母亲曾告诉我们,“我们打工五十多年,很少有人跟我发生矛盾,都说我们不错的。”确实,这也是我的感受。母亲和善,平易近人,所以无论走到哪里总会有人愿意接近。生活与工作的辛劳是需要倾诉的,于是母亲便成了倾诉对象。然而,她是从不“拉帮结派”,只是始终保持着一份善意。有些工友走后,会将大米和一些东西都留给我们。有一些人甚至是刚刚认识的,之后也会时不时的联系着。甚至是多年后偶遇曾经的老板,仍能彼此交谈,感慨万分。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做的要比父亲做的多。她几乎承担了所有,她没有父亲那么斤斤计较。在我读初一的时候,母亲的工作我们基本一家人都参与了,父亲是厂里其他部门的工作。我和弟弟妹妹放学就会去帮母亲,很自觉。母亲的工友都夸我们懂事,我很难想象这样的工作全靠母亲一个人做来是多么的辛苦。起初,她也不忍心让我们做,但看到我们坚持之后,她也欣慰的默许了。
母亲做得太多太多了,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她总能将其变成有生活气息的家。物品虽廉价但却整齐,什么东西都干干净净的。这是我们生活上的榜样。门前有一块荒地,母亲用几天时间便完成了开荒种播种。一个月便长成了绿油油的蔬菜,这期间是她坚持着浇水。
母亲做的太多太多了,她早上四五点钟要起床煮早餐。天还未亮就干活,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要挑水做饭做菜。下午在太阳底下忙碌着,直至太阳落山,直至夜幕降临。她总是默默坚持着。每当工厂发工资她总是靠前。这是一个女人很难做到的。
很多人都很佩服她,她皮肤白净,样貌端庄,不像是以此谋生的人,换一身衣服就像个坐办公室的。很难想象她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我的母亲是是识字的,在我母亲即将读高中的时候,外公去世了,然后她去读了卫校,再之后便嫁给同村的父亲。
我的母亲做得太多太多了,有时候我觉得她嫁给我父亲是一种委屈。父亲总是得过且过,只要有钱一定是大手大脚,烟酒第一位,还有赌博的恶习。很多事情没有母亲他是不会去做的。他对于我们来说倒是没什么,只是觉得亏待了母亲,冷落了母亲。随着我们的长大,需要的钱也越来越多,这时候仍是母亲支撑着,直到到妹妹毕业之前,她从来没有把钱花在自己身上。
还记得好几次,快过年了,父亲拿不出钱,只好借了,之后仍是母亲一点点的还。母亲自然是不满的,因为还得准备第二年孩子的学费。吵架是常有的事。但她总会对我们说,这是大人的事,让我们别管。在这点上,我虽有些记恨父亲但,但看了一些人的家庭之后,我能明白母亲的用心。母亲用自己的努力,使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出现悲剧。
有些人看到我们孩子多,总是躲得远远的,生怕我们借钱,因为我们确实比较困难,当时三个孩子读高中。但他们不了解我们,更不了解母亲,即便再苦再累,也不会轻易找别人。但可笑的是,每次有难处需要帮助时总会找到我们,丝毫不会想我们孩子多,困难。大多数时候都拿到了钱,说是借,有些钱至今都拿不回来了。
这些种种已经在岁月中消散了,母亲已经很少去计较了。她看着子女在快速长大,而她也在子女的长大中慢慢变老。
这是自然而然的,是她所希望的结果。
直至现在,母亲有时候仍会说,现在你们还上学该多好,再苦再累我也能坚持,她说她喜欢学生。之后便开始说着我们小时候的事。这是苦中作乐更是看到我们成长的欣慰,有此慰藉,生活也并不苦了。
说来惭愧,至今也没能让母亲过上好的生活。今天是母亲节,早上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母亲节快乐!”祝语,分明就能感到母亲的喜悦。你甚至能隔着屏幕看到她的笑。
于是便匆匆写下这篇文章,借以感谢母亲为我们付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