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与手艺
好作品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他真的喜欢写作,他就会切切实实地努力,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作品写得好一点。
要将自己的作品写得好一点,这写作者当然得有较扎实的写作基础,较好的语言表达功力,有较丰富的学识,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表达自己的发现、抒发情感的能力。
人的一切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接受了学校的良好教育,还取决于自己的长期自修,涵养功夫,开拓视野,取决于个人的写作实践活动。写作正如所有手艺一样,也是一种劳动,需要这人的智慧和双手同时进行,从琢磨毛坯到形成艺术作品,有各种想法,各种思路,以及构思,想象的种种方式方法。
你瞧那绣娘,为了她那幅绣品,选布择线,运笔描图,穿针引线,针针刺透,一丝不苟,细致缜密。那是一种多么严谨的精神啊!
凡是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曾见过人家打铁吧?那是社会尚未像如今这般发展、进步时的一种谋生手艺。你瞧那铁匠,将一块冷铁,放进炉内烧红,钳置砧上,师徒仨挥着大锤小锤,反复锤打,再送其入炉烧红,抽出再打,如此反复地用力用功,直至将其打成一种劳动的工具或生活用具。“铁匠无样,边打边像。”多么形象而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
你写作,如果不愿下绣娘、铁匠那样的功夫,文笔必定滞涩,想将作品写好,恐怕就很难。
2.真情 真象
那天应友人卢生约,往当年生活过的乡村赴宴。在宾朋满座,笑语声喧中,友人老徐与我同桌,恰谈甚欢。
宴罢,我们相约到古官道旁边的大榕树下,临水而坐,看湖鸭戏水,波光粼粼。对面塘畔,蓼花正盛,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农家楼宇,鳞次栉比,与当年我们在这一片插队时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乡村的生活环境,愈来愈美好,村民的生活,不仅有了切实的保障,用丰富多彩去形容,亦不为过。
我们一边观察,一边回想往事,一边闲侃。聊着聊着,老徐突然对我说:“韧兄,你喜欢文学,坚持自修和练笔,我们知青场谁不知道?”我窃喜。可他话锋一转,又道:
“这几年,你在简书发了百余万字,字数真的不少。但你不能光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你自比自,是进步了。然而与那些著名的作家比,差距大矣!人家一篇两万余字的小说手稿,就反复看了260多遍,反复琢磨,反复修改。你呢,手稿倒是不少,可有这份修改的耐心么?”
我默然,赧对老友,无言以对。交往了四十多年的朋友,他是如此的真诚,所言如此恳切又确切,自然是为我好。
归来细思,我真得感谢朋友的直言,感谢他及时提醒了我。豪言壮语,亦不如实际行动。于是,我从书橱里拿出一册旧稿,默默地翻阅……
夜,读孙犁先生的《远道集》,读至113页,恰好遇上这样的一段文字:
“我一向认为,作文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一、要质胜于文。质就是内容和思想。二、要有真情,要写真相。三、文字、文章要自然。三者之反面,则为虚伪矫饰。”
先生之言,朋友之语,我当谨记,此后当愈加用功。
谢谢您的阅读,并恕我手指一滑,在此掉了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