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微论:双减后第一次中招命题特点、导向及对郑州市三年后重点高中位次、学科培训班、初中教学的影响
2022年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次中考,中考命题不仅有导向和引领作用,对于引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2022年河南中考命题特点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试卷命题符合双减精神,仅具备较高水平性考试功能,因去难度、去区分度导致选拔性考试功能没能很好体现出来。中招分数成绩分布非正态分布,反而出现大头娃分布现象,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挤在头部。
圈内人评价道:中考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程度,几乎人人一朵大红花,高分考生聚集,或者说普遍出现了极端的“高分通胀”现象。降低标准、让大家都有分数的获得感,来佐证“双减”取得成效。
还有人如是说:2022中招是没有难度的考试,结果只有高分生,没有尖子生!
二、推测2022年河南中考命题导向或歪打正着作用
1、未来三年后郑州市大小三甲及重点高中格局会打破,尤其利于高中均衡。
这样命题,可能会出现班里第一的学生和班里第10名的学生分数差不多。可能第10名的学生做题心细一点,就能超过第1名的学生考进有名的高中。
事实上还有一批思维活跃有点粗心的孩子他们可能同样非常优秀,但是没有考出超高分,他们错失牛校落入次牛校甚至普校,而他们的到来刚好平衡了这些学校的生源。
用这样的方式各个高中学校录取到的学生有了更多未知的发展可能,这样刻意淡化中考选拔性质,让名校也无法选拔到优秀学生,刻意避免让优秀生源聚集于著名中学,导向作向就显现出来啦!
2、学区房降温,控制初中择校热,也利于初中各校之间生源优质均衡。
因试题较易,优等生与中等生之间拉不开分差,不要说50分啦,就是10分就有上千人。政策规定跨区择校学生不具备分配生资格,同时重点高中分配生指标是按学生数分到各初中的,对好学生扎堆名初中来说,因头部学生高分段一大堆,拼裸考,太难了!
这种命题导向,就会出现在名初中当凤尾不如在普通初中当鸡头现象,带来的是学区房降温,控制初中择校热,也利于初中各校之间生源优质均衡。
3、对社会上培训机构、民办学校又是致命一击!
中考降低难度,理科简单到根本不需要去外面上培训班,更不需要花巨资上质量较高民校,只要校内扎扎实实跟着老师学,考试稳健仔细就能拿高分。也就是说补课没有用武之地啦!
4、对双减也有积极向好作用。
中考以这样难度的试卷告诉家长,学好基础就能应对中招,不需要内卷。
如此一来,因试卷整体难度降低,孩子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再需要大规模刷题,也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保护大脑天性思维不过早被刷题毁伤。
三、倾听一下民间对2022年河南中招命题导向另类声音。
这是笔者摘录一些网友观点:
观点1:降低考试难度能降低负担吗?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考试难度和负担不一定成正比。再简单的考试,想得满分都是很艰难的,都要超常的付出。只要有更高的追求,更高的目标,客观上负担必然是重的。但是,如果一味降低考试难度,反而会增添无效负担。没有区分度的考试,考的是熟练程度,是仔细程度。优秀的考生,往往为了多得一分两分,需要刷题奋斗一年,这是典型的增加负担,而且是无效负担,还有可能磨灭“天才少年”的求知欲。
对于普通考生,恰恰起到了误导:让孩子家长误以为自己极其优秀,离最好的只有一步之遥,继续加码,就可以登顶。
观点2:无论如何中招是一个选拔性考试,如此的高分通胀,完全去区分度,是否公平?是否是考生和家长需要的公平?这种中考思路,需要再思考,目的是否能达到,负面影响是什么?
观点3:过分弱化中考选拔性并不能从根本上减负,也有失真正的公平公正。
观点4:对今后初中教育会误导或发出错误信号。注重基础知识熟悉度的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高分生,而不会增加难度题型析解,培养尖子生。
观点5:中考的试题过于简单,还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即改卷会变得越来越严,阅卷老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细节,比如学生的做题过程以及标点符号、书写等都是重要的内容,所以学生们只要重复刷题,掌握熟练程度,可以拿高分。
观点6:缺少区分度,会忽视真正选拔人才的作用,那些有高智商的学生,很难有发挥的余地,很难和普通的学生拉开差距。我们很难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学生,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会逐渐改变,只让学生不断地刷题,不断地进行各种重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