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23,4-9-4,公孙丑章句9-4》
今天是丙申年己亥月庚子日,十月十五,2016年11月14日星期一。今日下元节。
对于今年过太岁的中国人来说,今天是到城隍庙谢恩还愿的日子。孔子说,祭神如神在。参加这样的祭祀仪式,可让人心生敬畏,而敬畏,是今人的稀缺品质。
三年前,虽已跟随师父学问思辨,勤习静坐,但是恶习深重,虽有是心,难以遽成,一时轻浮难去。怎么办呢?我到陵园凭吊瞻养伟人,借其肃穆之气,约束身心,滤去轻浮,培植庄敬。效果很好。
这之后的学习践履,离不开敬畏二字的挟持之功,此不赘述。
【"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已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一.季孙是明白人,子叔疑是拖泥带水的小聪明。都是能人,高下不同。
子叔疑的名字真有趣,终其一生未能脱了这个疑字,名如其人啊!子贡说,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通过孑叔疑这一件事可知,他的学问没到家,他的修身半吊子。对后学者而言,这就是反面典型,借以警示自己,为学务达。一定要使学力到达那知类通达、强力不反的境地不可,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则所谓的学习也是假模假样,其实也是玩物丧志。最终变成子叔疑这样的半吊子,有谁愿意?
季孙和子叔疑,都是战国以前的人。具体考证的事,就此略过不谈。
二.孟子引用季孙的话答陈臻说,如果我辞了自己的卿位,又留下来教子弟,那跟子叔疑有什么区别呢?季孙曾经说:"子叔疑的为人,怪啊!自己当官时,人主不用,那就奉身而退就好了,却又安排自己的儿子、兄弟去任国卿,代他秉政,他这么做,不过是志在富贵而已。世上道理当然,人情固然,哪个人不想升官发财既富又贵呢?但一得一失,自有义命,怎么好尽取呢!他自己搞不成,就希望通过子弟搞定,这么做是盯住富贵,展转营谋,不肯割舍,就好像登上冈垄高处,左顾右望,一心专于取利一样,要把升官发财私下垄断起来。"孟子的意思是,如果我的道,在齐王这儿走不通,行有不得,那就该用行舍藏。道既不行,如果再接受万钟䘵养,那么,跟这位子叔疑有什么区别呢?
二.患得患失于富贵,就连乡下没读过书的忠信之人,也都知道拒斥不为,更何况读书人?如果这事儿没想明白,书是白读了。
曾国藩的书斋,名为"求阙斋",其意是说,月满则始亏,人满则始堕,人的一生最好的状态是匮乏。匮乏使人保持精进,最终令人生圆满。这是很高的学问修养和人生历炼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我辈岂能忽略它呢?与此相关的思想,他还总结了一条:功名富贵是偶然之事,不是人人必得;学问修养是必修之功,应当刻刻持身。
惟有正心诚意了,修身有点进展了,就开始有能力对功名富贵保持恰当的距离,开始有能力对功名富贵作出理性的思考,不纠结不纠缠,真自由真自在。孟子的超凡入圣,不是天生如此,但他的超凡入圣的思想言行,后学者当细细玩索。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