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5,公孙丑章句上4-2》
今天是丙申年丁酉月癸丑日,八月廿八,2016年9月28日星期三。
【"《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一,"《诗经》上说:‘趁着雨没下来云没起,桑树根上剥些皮,门窗都得修理好。下面的人们,谁敢把我欺!’孔子说:‘做这一首诗的懂得道理啊!能够治理他的国家,谁敢侮辱他?’"
二,孟子此句,强调"及是时"的"及"字。再次强调及时性。
我听过好几位表达过这样的意思:等我变得好了、优秀了,我再学,现在我太差了,所以不是时候。这样奇怪的思想和言论,真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要日日为功而不设预期,不因预期遥远无望,遂即放弃了事;心心念念于修身进德,不因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反暴其气而害志。
修身齐家是抬腿起步的事,不是比赛为目的的训练,哪里来的好了再学的奇怪逻辑呢!
一个是强化功利心的过程;一个则是摆脱功利心的陷阱,超拔精神,让自己的生命得自由的过程。同一件事,心思不察,则南辕北辙,犹隔天日。
孔子说:"三年学而不志于谷,不易得也。"人生中有三年时间,不为功名利禄的目的,沉浸于学习之中,这样的人是难得的。事实上,"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不能怪孔子,毕竟有得闻其道的学生如先进弟子颜渊、闵子骞、仲弓比及后进弟子如曾参,这些学生都有一个特点"三年不志于谷",颜子就不用说了,闵子骞呢,季氏请他出任费邑的最高长官,他说"善为我辞焉",否则,再来我就出境到汶水边上的齐国了;仲弓之才气魄很大,"雍也可使南面",也是孔子返鲁晚年才出仕,我们通过他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的事而知道了这一点。孔子嘱咐子夏"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意思是说,你要放下功利心,沉心于学习,不可怀着利禄心学习。
冉有是政事科的高弟,他在鲁国的政治地位和权力很大,属于实权派。冉有向老师报备以求自我开脱:"非不悦夫子之道也,力不足也。"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大道,是我能力不足以践履。孔子回答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半路死掉的人叫中道而废,只有死人才有资格说"力不足",活着的人没资格"力不足"为自己找理由,你不是力不足,你是画地为牢、自己不肯学而已。
孔子之意,不是不让你出来做事,相反,他鼓励学生建功立业。孔子之意是学好再出来,否则误人误己。孔子让漆雕开出任官长,漆雕开说:"吾斯之未能信。",他说我心里还没有把握,有些道理没通。子悦。孔子听了很高兴。子路安排子羔出任费邑县长,孔子批评他这是"贼夫人之子",说他这是误人子弟。子路顶嘴说,那儿有人民有官吏,他也不差,去管管,可以边干边学,为什么一定要学成才能出去做事呢?孔子骂他说,我最讨厌"佞",巧言,强词夺理的人了。
这些都是告诉我们及时为学的道理。如果不把学习融入到日常之中,"必有事焉而勿正",则绝无学成的希望。
不仅大道无所得,小道也不成器。现任韩国总统朴瑾惠女士,经历人生诸多巨浪,内心深处积郁着巨大的困惑,曾经求助于宗教如基督、佛教,也曾寄怀于旷达无为,都不能解惑。有一天,她翻开了一本中国学者冯友兰先生的《东方哲学史》,灰暗的人生曙光始现。她潜心学习十年,没有社会活动,直到学成才走出家门。人们惊异地发现,这位七十年代行伍总统的长女,如此卓越不凡,很快,她的政党发展成为万众一心的执政党。
按照孔子的意见,只有死这样一件事可以成为废学的理由,除此之外,都是借口。而孔子教六艺,艺,就是现在说的专业,礼、乐、射、御、书数,所以孔子门生,治事能手,并非如枯木死灰,只知一味死守而不能应世者,更不是心灰意冷消极避世者。曾国藩先生说:"公文里面好修行",就是进德修业二事。
经济学,逻辑学,符号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管理学,凡是与自身专业和职分相关的"艺",哪样可以荒废呢?但不能止步于艺,这是真的。钻在"艺"之中的"艺",很小器,拔不高也拔不出。陷溺其中者,不仅无以超拔,更坏的结果是"精致的私己主义者",以专业精神的名义,高扬利己主义的龌龊。此生苟且,不能怪别人,要怪自己安于"艺"而又知学。
第二,能学也是福气,所以要"及是时",学习是终生的事,学成则需要一些条件,而人之一生,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学习的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有两条:时机和健康。
时机如"遇良机不握,遇良友不交,遇良师不学"者,比如说,我师父的学问可谓日进无疆,孔子也一样,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学问之道,随境而变,岂是刻舟求剑的死东西呢?所以说,不及时等于无时。
健康更直接,"人生难得暇满之身",不学身体好不了,每日象煎水一样,熬焦熬干,只是时间问题,不知持志养气而日暴其气,身体如何会好呢?
为学要及时。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