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记忆深处的“叮叮糖”

“叮叮糖”并不是某个糖果品牌,而是以前农村小商贩自制的麦芽糖。小商贩把制作好的乳白色的糖摊放在一个竹制的圆簸箕里,压成厚度适中的一大块,用扁担挑着到邻近的村寨兜售。他们一只手拿着一个小铁锤,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小铁块,这既是他们“吆喝”的工具,也是他们用来分糖块的工具,要进村时便开始用小铁锤有节奏的敲击铁块,不断发出“叮叮嘡”的声响,因此这类糖就被形象地称为“叮叮糖”。

小时候,在农村吃糖的机会并不多。偶尔某个周末,父母去县城赶集采买生活必须的物资时,才会带些一毛钱三颗的坚硬“水果糖”回来,这种糖果便宜实惠,而且是硬糖果,一颗能在嘴里含上半个小时,很耐吃,可谓是物美价廉,深受农村父母、孩子们的喜欢。除此之外,就只有“叮叮糖”进村的时候,才能吃上糖了。

“叮叮糖”像是有某种魔力,小贩只需要在村里随意找个位置坐定,拿着手上的小锤子“叮叮嘡”的敲打几遍,那些平时疯得不见踪影的野孩子们,便会从全村各个角落,涌到小贩面前。无论小贩在村里多么偏僻的位置,只要“叮叮嘡”的声音响过几遍,孩子们总能精准定位,循声而来。

“叮叮糖”不仅可以用钱买,也能用东西换。大部分时候孩子们没钱,只能用东西换。平时家里有什么废旧的、坏掉的铁器、胶凉鞋、鸭毛等,任何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旧物,老人都会替孩子们收集起来放好。等到哪天“叮叮嘡”的声音一响起,孩子们就像是听到了冲锋的号角,飞也似的找到平时收集的那些“破烂”,根本不用家长指引。拿上东西,一溜烟就出门了,好多时候家长们都尚未反应过来,人就不见了。

小贩会根据兑换物品的价值,用小铁块从圆簸箕里轻轻的敲下一小块,和孩子们以糖易物。每次看着小贩小心翼翼地揭开盖在簸箕上面的防尘薄膜,露出那乳白色的糖时,都羡慕他竟然拥有这么多的糖,就好像在羡慕一个富豪。看着小贩手上的工具,内心激动且充满期待,激动的是马上就能吃到甜味十足的糖了,又期待商贩能够多敲一些下来。

拿到糖块,就如获至宝般满足地和同行的小伙伴们,慢慢悠悠地享用去了。这糖块很甜,且有些粘牙,因此吃的也慢。一块“叮叮糖”,就能让人一整天嘴里、心里都是甜滋滋的。

有时家里没有旧物,“叮叮糖”来了,便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小伙伴们向摊位跑去,这时候多么希望家里那些铁锅铁盆、胶凉鞋坏掉。有几次我望着那些没坏的胶凉鞋,就想偷偷地拿去换糖吃,但是想到事后,必然要被竹条子伺候,才打消了念头。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再也不缺糖吃了;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就再也没听过“叮叮嘡”的声音了。


                                                                                                          于2023年4月19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叮叮糖是我们童年记忆中的零食,小时候在家里听到村口传来“叮叮铛、叮叮铛”的声音时,仿佛是一种暗号一般,我们小孩...
    Pay_45cf阅读 4,053评论 0 0
  • 今天下午去接到二宝往回走时,孩子说想吃东西,中午在学校没吃饱,现在饿了。 于是,我就带着他,去美食街寻找他爱吃的美...
    落尽繁华卷尘埃阅读 2,806评论 2 2
  • 很久没有关顾的爱好,就像对好朋友行了一个骗局,结果尽是愧疚,心里念念叨叨“实在不应该这样”! 简书,我实在不应该离...
    猪爱上了白菜阅读 1,397评论 0 1
  • 想起麦场就想起父亲,就想起父亲在麦场上劳作的身影。 麦场,顾名思义就是打麦子的地方,当然也用来打别的粮食。小的大概...
    da9498d33a0e阅读 3,207评论 0 0
  • 郑重声明:本文参加喜乐年华主题征文活动[https://www.jianshu.com/c/b00b41f5186...
    如意静好阅读 4,929评论 21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