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本次《分数乘分数》教学以“阅兵主题展览区”为情境载体,围绕算理理解与算法掌握展开,整体达成了预设教学目标,但在细节实施与学生能力培养维度仍有可优化之处,现从以下方面反思:

一、教学亮点

1. 情境与教学融合紧密:以布置阅兵主题展览区为任务主线,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需求自然融入“求展板特定区域面积”的问题中,既贴合学生生活认知,又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抽象的数学运算有了具体的现实意义支撑。

2. 算理可视化效果显著:充分利用面积模型,引导学生通过“两次分割、转换单位‘1’”的画图操作,直观感受分数乘分数的本质——新分数单位的产生与计数单位个数的叠加。学生能清晰发现“取的份数不同即分数单位个数不同”,突破了“理解算理”这一教学难点。

3. 注重运算一致性的渗透:在课堂尾声,通过关联整数乘法(如20×40)、小数乘法(如0.2×0.3)与分数乘法的本质——均为“计数单位×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个数×计数单位个数”,帮助学生建立起数的运算的整体认知,落实了“感悟运算一致性”的目标,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二、存在不足

1.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在小组交流与展示环节,多数反馈来自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虽参与画图,但对“单位‘1’转换”的理解仍不透彻,未能在课堂中及时得到针对性指导,导致课后练习中仍有少数学生因算理模糊出现计算错误。

2. 举例验证环节深度不够:在验证分数单位与个数时,未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或拆分步骤,强化“分母相乘得新分母(新分数单位的分母)、分子相乘得新分子(新分数单位的个数)”的逻辑,部分学生对算法的归纳仍依赖记忆而非理解。

3. 巩固应用梯度不足:课堂练习以“看图列式”为主,题型较单一,缺乏“结合实际情境灵活计算”(如不同尺寸展板的面积计算)或“需要先约分再计算”的进阶题目,未能充分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算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方向

1. 分层指导,关注个体:后续教学中,可设计分层任务单,基础层侧重“画图理解算理”,提高层侧重“结合算理优化计算步骤”;小组交流时安排“1名优生带1名基础生”的互助模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同伴指导与教师点拨中突出。

本次教学虽在核心目标达成上效果较好,但在“关注全体学生、深化思维训练”上仍需改进。后续将结合学生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让数学课堂既“扎实”又“灵动”,助力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法,理解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但学生能在图形中表示出分数乘法中的第二个...
    沈巧玲阅读 19评论 0 0
  • 云破虹出,梦逐光痕(六) 跨域教研促提升,一轮复习明方向 2025年9月9日...
    临泽县第一中学程晓玲阅读 393评论 0 0
  •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日小雨,从昨下午开始下雨。几天的晴天,方是方便出行,但热,倒让我习惯雨天了。 昨天,早上倒...
    岱默存JS阅读 1,144评论 2 13
  • 说说过去上班吃午饭的情趣事 (回忆录) 人老了,总爱回忆一些过去的事情,如年轻时在工厂里的经历,今天只说说吃...
    张东北阅读 955评论 0 0
  • 福地科技健康云联心理平台:构建全域心理健康新生态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已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议题。福地科技健康云联心...
    安坤233333阅读 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