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有10个字: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要把这10个字搞明白,至少要把传《传习录》看明白;要看懂《传习录》,需要看懂《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它们是儒家的基础框架,传习录的很多内容都是在注解这四本书。
如果要进一步摸透阳明心学,必不可少的是学习朱熹思想,没有朱熹思想,就没有阳明心学。
然而,一个平常人,不是为了专业研究,是为了使用,大可不必这样折磨自己。
我花了几年的时间,把四书通过了一遍,把传习录翻了好多遍,对阳明心学了解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浅薄。
但这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看。
相反,真正对我有用的,反倒是传习录中的闲言碎语。每当心中有困惑的时候,打开传习录的目录,翻到相应的篇章,总能找到一些答案。
在我情绪低谷的时候,我看到了王阳明这样教育他的弟子:忧患之日,正是用功之时。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收到家里的信,儿子生重病了,他顿时焦躁不安,无心工作。
王阳明便对他说,你平常无事时,修心功夫讲的头头是道,一旦遇到事了,内心便立即奔溃。
遇到这样的事,正是你学以致用的时候啊,你怎么反倒轻轻放过,把以前学的全抛在脑后。
看到这样的教诲,我的内心也渐渐产生力量,我学心学干吗?不就是收敛此心,遇到遇到坏事情,就随着情绪走,那还学什么心学。
当我看到别人取得成就,而自己啥也不是的时候。
我看到王阳明的炼金说:他把人的修行比作炼金,尧舜的德行是1万金,孔子是9千金,尹伊是4千金。
他们炼金的重量不相同,但德行相同,因为德行不是看重量,而是看金子的纯度。只要你的纯度高,哪怕只有1金,也跟孔子是一样的。
这让我明白,做事上也是如此。有的人起点高,平台高,掌握的资源多,他们能做大事;
有的人起点低,做不了大事。但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把事情做到极致,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于是,我不再焦虑,安心把手中的小事做好,做到极致。
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事上练”。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一个人啊,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把一个方法举一反三的列出很多例子,觉得自己都搞懂了,可是一遇到真正的事,便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不要轻易放过,正是磨练自己的好机会。不要总想着干大事,小事不值得干,如果遇到的小事情都统统放过,一旦遇到大事情,必定是做不了的。
《传习录》真是枕边宝典,多买几本,把它放在床边,放在办公桌,不用按部就班地刻意去读,当心里有困惑的时候,拿起来随手一翻,准能找到答案。
(所有的地方都叫“范一田”,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