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最开心的事是搜罗到一本或一堆好书
在这段时光,浸润在书中氛围,与主人公同悲同喜,暂时忘却身在何处今夕何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俗事繁杂,能静静一口气看完一本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少有年少时淘到一本好书时那种心悸的感觉,更遑论熬夜一口气看完一本书的冲动。最近有两本书在心中激起了一阵涟漪,有了此许年少时的感觉。一本《追风筝的人》,另一本《围城》。
这本书颠覆了我对阿富汗故有的印象
对阿富汗的印象一直来自时事新闻。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地小动静大,时时牵动全球神经,号称"帝国坟场"。心中的图画也是高山延绵,土地贫瘠,穷山恶水。部落林立,民风彪悍,野蛮而神秘。通过胡赛尼的笔触,那里一样的江山如画,物产丰饶,民风淳朴,生活富足快乐而幸福,是所有阿富汗人的乐土和流离在外游子永远的根。没有那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高一等,每个国度都是美好的。命运的转变从战争开始,一如37年时的中国。一夜之间人如蝼蚁,朝不保夕,覆巢之下已无完卵。在大变故下,人性的美丑善恶也就更易显露的淋漓尽致。看这本书就如同看到中国的苦难史,悲鸣山河破碎苟且偷生时的前辈。而唯一可庆幸的是书中故事离我们如此之近并且时至今日还在延续,我却可以在静静不受打扰的沐浴着熙暖阳光的午后看着这些滴血的文字,一如噩梦中的人。“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生已不易,唯希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更希望天佑中华,永葆盛世
从主角的视角来观察
阿富汗在那个特殊时代的如何动荡、破裂和发展,以及战争带来的国家山河破碎人民生灵涂炭的惨状,还有作者特意突出刻画的民族歧视问题。在阅读时作者营造出来的气氛的主基调大概就是上面说的这样,然后在主基调下我又加上了我在读这本书时带来的感觉,大概是作者通过阿米尔和哈桑的复杂错综的感情以及虐心的故事来进行对自己灵魂深处的描写以及自我心灵解刨时产生一系列对人性、是非、善恶等等的深度挖掘什么的
卡勒德·胡赛尼讲述的是阿富汗一个上层社会精英家庭兴衰的故事。故事其实很老套。这样的故事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一直在上演,也被人以不同的方式讲述、追忆。但胡赛尼显然是个好的故事人,或者我更愿意相信他讲述的很多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只有经历过这种从大富大贵一夜间沦落到一贫如洗,颠沛流离,生死离别的人,才能有这样真切的感受,和洞悉人生人性之后的彻悟与情怀,一如曹雪芹,何况胡赛尼更多了一份国破人非万事休的幻灭。因此,故事虽然老套,依然能触动冲击心底最柔软的那一隅。
阿米尔具有精英阶层的典型特质。自小含着金汤匙长大,锦衣玉食,受着很好的教育,有很好的教养。但悲哀的是他一出生就活在父亲的阴影下,父亲的优秀成功是他终其一生都要挣脱的桎梏。希望得到父亲的关注与肯定,这是年少的他最重要的目标,同时也养成了怯懦自私而冷酷的另一面。这是阿米尔的悲哀,也是这一代人的悲哀。温室中长大,却时时要面对不能抵抗风雪的苛责,终有一天,也会被放逐在大海中独自承担风浪侵袭,而成功的父亲永远是评判他优秀与否的标杆。当今之中国,少年阿米尔触目可及。但阿米尔是幸运的。经历国破家亡之后,他终于独自撑起了这个家,给了父亲以希望与慰籍,走出了父亲的光环。而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灵魂的救赎。拉辛汗更像是阿米尔的摆渡者,也是阿米尔的幸运。阿米尔重回阿富汗就是灵魂救赎之旅,不以此,不得涅槃,相信也不会有今天的故事。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拉辛汗,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似阿米尔这般幸运。
哈桑是掩卷后让人长哭的人。一如看完《活着》,无法想像命运真的如些残酷而竟然真有如些悲苦之人。相比福贵哈桑更让人悲鸣。福贵后来的命运或多或少都有点偿前半生孽债的意味。哈桑自小忠诚淳朴,宽容勇敢,重情重意,终其一生。而命运如此不堪,上天何其不公?!哈桑与福贵又有相似之处。他们的故事旁人看的已是肝肠寸断,不能自已,他俩却浑然不觉,日子还是一天天的过,波澜不惊,没有悲天悯人,没有咀咒命运不公。就如哈桑之死,一声枪响之后,烟消云散,一切似乎都未发生过一样。人在岁月时光中是何等的渺小。如果造化弄人,有一天我们也有相同经历,是否也如哈桑一般风清云淡?哈桑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福的。只要有一段平稳的时光,他就会把那段日子过的如诗如画,充实而幸福。
做一个哈桑那样的人。
爱你,为你千千万万遍遍
。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想念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
没读书以前我印象中的阿富汗
读完书以后我印象中的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