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9

                                                                      清明祭

题目有点沉重,其实原本是为了追忆逝者;过去的时光有过去的美好,现在的日子有现在的苦恼,不可同日而已。不是美好的日子太多,而是纯真单纯的年华太多,让你无暇去叹息,老一辈的人的活法绝对和现在人的活法不一样,他们经历太多的苦难,朝代的更迭、时代的洗礼、运动的潮气潮落、还有改革开放后日子如雨后初霁般平坦舒展。现在我只想采撷他们身后的故事,作为回忆的主题。

第一次感受到生死的离别时邻村二姑奶的去世。她在我印象里是一个慈祥利索的朴素干净的老太太,独自和小儿子的遗长女生活,八十多岁洗衣做饭扫地无所不能,院外屋内干净整齐,让你看了就知道原来东西还可以有这样积极美好一面,每次见她精神抖擞,走路带风,性格爽朗。她走的很突然也很安详,就是晚上睡着后就没醒过来,她这种离开估计是所有上年龄老人梦寐以求的方式。灵堂就在她精致的小院搭建,栩栩如生的黑白纸鹤屹立两边,二姑奶遗像摆正中间,院子和屋里全部是白花花一片在夜晚白炽灯下人影耸动。在一系列繁琐的仪式后,她的棺材在悠远悠长的喇叭唢呐中下葬。葬礼结束后我们一行人沿着乡间的小道回到家中,路一旁是生气勃勃的麦苗,另一旁是干枯河岸上肆意横长的野草,在风中摇摆荡漾。一向话少的小叔在酒精的作用下说了一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人生如戏,曲终人散”后长叹,一路无话。

参加这次葬礼之后在我年小的记忆力才晓得原来人都有死的时候,然后之后的日子依然是在成长的欢乐和青春苦恼中划过。挖野菜,摘桑葚、养蚕、捉鱼虾等散养的快乐,苦恼的就是永远解不开的数学方程式和应用题。就像所有的故事和小说一样,有开端就会有结束,他们打开了一个时代的大门,终究会随着时代的结束而离去,记得是冬末春初下午放学,我和臭味相投的大慧(小叔家的女儿)一起在河里摸鱼,她在小河西头拦截,我在小河东头阻击,眼看就要手到擒来,我大伯家的小女儿一路艰辛的找到我们说:赶紧回家吧,咱奶没了。我俩赶紧洗脚上的黑泥拎着鞋往家跑,到了奶奶的屋子里,旁边高大圆形的冬青树依旧枝叶翠绿,所有的孩子都围在门口,看见漆黑的棺材放到大堂,屋子里一片杂乱,我们都哭了起来,过了好一会,我们这代的老大——奶奶的长孙哽咽地说了一句:别哭了,人死不能复生,这一场景也是令人难忘怀的。

在老家的乡俗就是晚上家祭后,第二天就下葬入土为安。家祭就是奶奶生前所有的亲戚都要送她一程,所以礼仪很重要,论辈分祭拜。作为奶奶最小的也是最疼爱的外孙——小姑的儿子,当时八九岁的,要二十四拜(步骤繁多,时间较长,估计十分钟左右),小小弱弱的,家人都说算了,上去拜几下就行了,小姑对他说一句:这是送你姥姥最后一程。他认真学了起来,到最后竟然全程无误拜完。满院人员无不称赞,成为奶奶葬礼上最瞩目的亮点。

古今清明都是很重要的日子。一来是缅怀古人及先烈扫墓的日子,二来开启农忙的日子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万物生机盎然,今年的清明特别应景,天灰蒙蒙的,小姑来给爷爷奶奶扫墓,带了爷爷爱喝的酒和一盆塑料花,给奶奶带来了点心。饭后大家围坐一起一边摘着野菜,一边谈论他们生前点滴,多了几番思念,少了几许哀怨。或许这就是清明

的意义。

清明后栽了两株松柏,又栽了几颗核桃。若干年后希望它们亭亭如盖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天女儿叫我给她买一个小天才儿童手表,我告诉她,想要得到儿童手表,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一个月以内,不能让奶奶喂...
    捡一片落叶阅读 1,748评论 0 0
  • 还是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送他上幼儿园,在公路上遇见了赶车的架着一辆驴拉车,他好奇地说:“快看,那里有一...
    孟夏闰月闻麦香阅读 3,352评论 2 11
  • 乡野之春 ——长篇小说《春风化雨》节选(二) 路边儿,小花小草身上湿漉漉的,小草的草尖儿上、小花的花瓣尖儿上还挂着...
    雨兮小姐阅读 2,778评论 5 2
  • 刚刚退了一直热聊的专业群,不能说热聊,只有我一个人在里面瞎起哄而已,开开玩笑,怼怼学长,群里大多都认为我是很不好惹...
    白茶菇凉阅读 8,095评论 0 0
  • 坚持自己的道路 不要被别人的言论左右 做自己最想做的就好 艰难的二选一 答案给自己觉得最需要的 晚安 么么哒
    都被注册了2阅读 96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