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读书?经常有人说:是为了改变自己。
但问题是:改变是怎么发生的?人就像一只空桶,而知识像水一样注入其中吗?知识越多,桶就越满,人的能力就越强吗?
这个逻辑链条太粗糙了。
人的改变每天都会发生,改变的方向也未必符合自己的期待。不是经常有人说,“我终于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吗?
实际上,知识改变命运,常常是通过一个介质——人格——来实现的。
我们读过的书,大部分都会遗忘。但如果我们在书中遇到喜欢的人、尊敬的人、有趣的人,他们做事的方式就会留下来,变成清晰的烙印,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司马迁在《史记》中,两次写到了同一句话:“想见其为人。”一次是说孔子,“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还有一次是屈原,“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谪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意思是,我读了屈原写的文章,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贬职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也经常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
你看,读书的结果不是记住了什么信息,而是能够看到那些自己倾慕的人,感知他们的境遇,为他们欢喜,为他们赞叹,为他们流泪,从此把他们留驻在自己的世界中。生命中每多一个这样的人格,我们就向更好的自己迈进了一步。
这是人独有的能力。
一只猪看见另一只猪的遭遇,会无动于衷。而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的遭遇,无论悲喜,都会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是进化史上的奇迹。之所以拥有这样的能力,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叫“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
有了镜像神经元,我们就有能力在自己体内复制他人的感受。看体育比赛的时候,我们会为自己支持的一方紧张得发抖。看电影的时候,好人挨打,我们也会产生躲闪的冲动。
这不是靠理智和情感,这是本能。那些人格“活”在了我们体内。
可以把我们的头脑想象成一间会议室。最开始,我们孤零零地坐在里面,独自面对一切顺逆境遇。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有更多的人走进这间会议室,安坐下来。他们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师长、朋友,也可能是我们在书中读到的人。年纪越大,这间会议室里的人就越多。每当遇到艰难的选择,他们就会把意见放到桌上,供我们参考。
读书多的人,不见得知识更多,但他们的“头脑会议室”里坐满了厉害的角色。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相反,他们最终会将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
更神奇的是,我们不必真的认识这些人,也不必了解他们人生的全部细节。只需要一些非常简单的线索,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就能启动对他们的感知。
通过阅读,进而调用我们头脑中的“人格储备”,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难想象出来。
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其实我们也可以倒过来用这层意思。当一个人的人格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他就在帮助我们思考。很多时候,他不必真的发言。
他在,故他思。
其实,寻求“人格”的帮助,甚至都用不上他人,用自己就够了。更准确地说,是用想象中不同情况下的自己。
假设你是一名家长,正在骂孩子,骂得特别生气。这时候有一个锥心之问:你真的很生气吗?你可能会说,我被孩子气糊涂了就是很生气。那我们再假设一种情况:孩子的班主任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你接起电话,是不是马上就能摁住怒意,口气平和起来?
面对老师能摁住脾气,是因为你很自然地切换了自己的情绪状态。而在孩子面前摁不住,无非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手中握有权力。
每当这种时候,把一个“理性状态的自己”请到“大脑会议室”,一定会大有帮助。
知识不够用了,随时可以去查、去问,但是在人生两难的时刻,如果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丰富的“人格储备”,我们就难免彷徨。
古读:上述内容引述自罗振宇的《阅读的方法》,书中这部分内容之中还夹杂着一些例证和引文。罗胖确实读书够多,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也让一本名为方法论的书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我这里做了一些精简。
关于读书的好处和意义,我说过一些。作为一个读书不多的人,我不怎么好意思谈这个话题。还有,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我无法表达得这么清晰而富有逻辑。我把罗振宇的观点整理出来,首先是用于自己学习和反思。
这本书我读的时候津津有味,但读完后好像什么都没记住。这是不是说书不好,或者说读了没用呢?我觉得都不是,首先读的时候有趣味就是好处之一;其次读的时候之所以有趣是内容引发我的共鸣和认同,那么这是对自我的确认,我们需要反复的确认来夯实一些原本浮皮潦草的观念,经过多次捶打它们才变得清晰而牢固。另外就是不同的书阅读后留下的印象是不同的。如果读小说,读完了对于书讲了个什么故事肯定大致能记得,而且能记得很久。但是如果读的是观点性和理论性的书,那么就不免挂一漏万,它们不像故事那样容易被记住,尤其是那些陌生的观点,或者是概念化的内容。我觉得这本书就属于后者,它讲了很多读到了什么的概念,一下子记住不容易,可以反复用它们作为参考,所以它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书。如书序所言,不必正襟危坐地读,可以随手随地去读,它是独立成篇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书为我用”这样观念,一方面读书是为了用它,而不是敬它;另一方面读书要和生活做对接,要和自己做对接。在后者上,我觉得罗振宇确实把书读活了,因此而让自己逻辑强大起来。这正是我要向他学习的地方。
这本书还可以是一份包罗万象的书单,凭着书中的引述,读者可以按图索骥,以书找书,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扉页有言: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自成目的。
本文首发公众号“古读”:5年亲子阅读,认真学习了数十本育儿书。作为一个长期阅读者,每年读书50+,300余本私人阅读书单,100多篇原创育儿分享,每月书单分享(文学、心理哲学、成长类),欢迎你和我一起读好书,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