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会写文章,到现在也不过是写写日记,发一些说说,虽然我不经常在QQ中发,但是基本上我的一些随想还是会记录下来的。
我一直想写我的经历,这些经历也有成为文学的必要性,我想让更多的人来铭记。但是我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那些优秀的作品我也只是看了一遍,从来没有见真正去研究过那些小说的结构,手法什么的。
原来我也以为自己能够写出来一部属于我的作品,到现在我才发现这很艰难。原来我也以为日更很简单,不就是每天都写文字嘛。可是我真的没有做到,就算是写写日记,我都没有做到。原来我也以为自己应该是很有才的,因为身边的人大都是这样认为的,其实现在想想,他们未必说的是实话,我却信以为真,显得可笑。
人有时很难定位自己,认清方向,还会时不时被外来的一些因素迷惑心智。以前不知道为什么要提防那些爱夸自己的人,现在明白了,那些人真的可恶心,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有方法夸的你无地自容。(刚开始是挺受用的,但是说多了我就不知道你说的哪一句话是真的了)
我想写作也是有一定的套路的,没有套路的文章就得有自己的态度,思想的深度。在没有什么基础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多学一点技巧,培养自己的逻辑。
问问自己,你能坚持每天都写一点文字吗?你还会像刚开始一样相信自己吗?
2018.1.24 高晓松说:“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因为人类从来都是高看自己”,我觉得现在用这句话来形容当初的自己再恰当不过。真正的方向,真正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从来都不是别人认为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内心里,我们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无论被人如何评价,我想我们最不应该迷失的就是自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内心最想要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而不是,无所对策,胡思乱想。
既然不会写文章,那就学习别人怎么写文章,多看看,多思考。其实,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一篇励志的文章,他总会有一个论点,来告诉我们一些大道理,而这些大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人们却更愿意看他们作者写的,而非我们,为什么?除掉一些我们可能暂时比不上的原因,比如说,文笔,基础,平台,阅历等,但是我们可以模仿啊,道理可以不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包装一下),但是我们的生活经历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细心挖掘,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第二点,博闻强记,遇见事情,我们不能只是为了娱乐象征性的看一下,而是对于我们感兴趣的事件,能引起我们思考的实事、论点,我们都应该记下来,然后想一想,假如是我,我应该怎么把这件事情加到我自己的文章里去,因为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的思维都在重新塑造着,为此,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都会有一个提升。
第三,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