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想写点东西,那要写点什么呢?以我的学历和经验,比较适合写一些健康生活有关的内容。健康生活,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生活健康等诸多方面。考虑到前段时间,正好探究了一下交际语言方面的问题,我想首先从健康的社会生活所依赖的交际语言开始着笔。
在社会生活中,语言能力非常关键。某些交际能力弱的人,可能会发现在某些场合,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比如一些尴尬的情景就是:酒桌上让你讲下话、某个座谈会上让你发言,你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说什么,真想地上有个缝隙钻进去算了。社会交往不适应,我们的健康生活会因缺乏社会生活的支持而大打折扣。本文,以及其后的多篇文章将分别讨论各种生活场景中现场发言的问题,下面首先概述一下现场发言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发言的语言结构。现场发言,一般分为引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在生活聚会,以及礼仪性较强的公务聚会,引言部分基本上就是问候语及增减(后面会专门讲述)。主体部分,就是我们发言的主要内容,视具体的活动主题而不同,生活聚会中常见的,有以答谢为主,有以祝贺为主,也有以怀念为主的等等。结尾部分,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是对前述内容的总结、引申,或承接。在礼节性强的聚会场合发言,结尾部分通常与开关的问候语部分相呼应,又叫呼应语(后面会专门讲述)。
二是发言的表达内容。除了发言开头的问候语、发言结尾的响应语,还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望、感受,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明相关的情况、表明个人的态度等,后面我将着重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三是发言的艺术方法。除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外,还包括起兴、铺垫、点题、白描、渲染、烘托、对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艺术方法,不一定刻意去用,但要提高自己的讲话水平,就要在平时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以便在现场发言时能及时组织较高水平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