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天宝玉出外走动,看大家都休息了。便径直来到母亲住处,掀开帘子走了进去。
注:希望从头看的朋友请点击下列链接:
2 只见母亲合着眼,金钏在给她捶腿。宝玉见了她就有些恋恋不舍,他凑到金钏耳边说:“明儿我和太太讨了你,跟我在一起好不好?”金钏说:“你不如找东院的彩云去。”
3 王夫人突然坐了起来,抬手就给了金钏一巴掌:“好好的爷们都让你教坏了。”宝玉见此,一溜烟跑了。
4 宝玉回到大观园,路过蔷薇花架时,听到有哽咽之声,便顺着篱笆往里看,见一女孩在地下写着什么,好像是一个“蔷”字。
5 伏天阴晴不定,一阵凉风过后,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宝玉对那姑娘说:“不用写了,看你都湿透了。”姑娘下了一跳:“姐姐提醒的是,难道姐姐有什么遮雨的东西?”
6 这话提醒了宝玉,才觉得身上凉飕飕的,赶紧跑回怡红院。心里还记挂着那没伞的女孩。院里面几个丫头正和戏班子的女孩玩耍,一时竟没听见宝玉敲门。
7 等袭人听见敲门声,过来开门时,宝玉已憋了一肚子气,门一开,他抬腿就是一脚,也不看是谁。
8 宝玉骂着,一低头,发现是袭人在地下哭。知道自己踢错了人。到了晚间,袭人疼得不行,还吐了血。宝玉忙叫人去请医生。
9 宝玉这几天心情不好,正好换衣服时,晴雯又不小心把扇子摔坏了。宝玉气恼地骂道:“蠢才,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10 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心情不好,动不动就甩脸子,何苦来的,要嫌我们,打发了再挑好的来”。宝玉听了这话,气得发抖:“放心,有散的时候。”
11 袭人忙过来劝解:“好好的,又怎么了?可是我说的,一时我没关照,就出状况”。晴雯回道:“你好,就你一人服侍爷好了,昨日才挨了窝心脚…”
12 袭人听了又气又恼,可还是耐着性子劝晴雯:“好妹妹,你先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她称我们不觉又添醋意:“还我们呢,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 袭人的脸羞得通红。宝玉气得要到太太那里辞了晴雯,全屋丫头都帮着劝说。
13 恰巧赶上薛蟠来请宝玉赴宴,才算无事。宴毕,回来已是晚上,宝玉带着几分醉意回到院内,看乘凉枕榻上躺着个人,以为是袭人,谁知一推是晴雯。
14 晴雯起身:“何苦来,又来招我。”宝玉笑道:“你的性子越发娇惯了,早起摔坏扇子,我不过说你两句,你就说上那些话,袭人劝你,你把她也扯进去了,你说该不该?”
15 宝玉让晴雯端盘水果,晴雯不去,说尚若打了盘子…,宝玉说打就打了。东西本就是拿来用的,比如这扇子是拿来扇的,可你非要撕着玩,也不是不行。晴雯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扇子于我,我就喜欢听撕扯的声音。”宝玉把扇子递给她,晴雯接过扇子,“嗤”的一声,一撕两半,接着有“嗤,嗤”几声,宝玉一旁喝彩:“再撕响些!”
16 这日,湘云来贾母处,正和丫头翠缕走在园中,发现地上有个金麒麟,比自己那个更有文采,便收了起来。
17 湘云到宝玉屋里看袭人,宝玉笑道:“你早该来,我得了件东西,专等你呢。”说着在身上摸了半天,“糟了一准儿丢了”。湘云便知自己捡到的正是宝玉丢的,于是拿出来给宝玉看:“是不是这个?”
18 正说着,有人来传话,说贾雨村来了,还要见二爷。宝玉老大不高兴,心想有老爷作陪还不够,回回见我做什么。
19 湘云对宝玉的懊恼不以为然:“如今大了,即便不想考取功名,也该会会这些为官之人,了解些仕途经济方面的学问,也好将来提升应酬能力,多些正经朋友。”
20 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你最好到别的姐妹屋里坐坐,在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
21 袭人连忙解释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次宝姑娘也说过一次,他转身就走,换了林姑娘还不知会闹到什么地步。人家宝姑娘真真有涵养,他反跟人家生分,林姑娘使小性儿,他反陪不是。”宝玉说:“林姑娘何曾说过这样的混帐话?”
22 原来黛玉知道湘云在这里,悄悄走来想看看他们作什么。听到宝玉最后这句,心里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果然自己眼力不错,宝玉确是知己。所叹,即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所悲,父母早亡,竟无人替自己做主。
23 宝玉穿衣出来,见黛玉刚刚离开自己房门,慢慢离去,似有拭泪之状。他忙赶上去问:“妹妹,好好的怎么又哭了,是谁得罪你了?”说着伸手替黛玉拭泪。
24 黛玉要宝玉别动手动脚:“要死啊你”宝玉说:“说话忘情,一时也顾不了死啊活啊的。”黛玉又揭宝玉疮痛:“死了倒不要紧,只是丢了什么金、什么麒麟的,那怎么是好。”宝玉听着急出一脸的汗。
25 看到宝玉这状况,黛玉忙说:“别急,瞧你一脸的汗。”说着情不自禁地替宝玉擦起汗来,后悔自己刚才的话过于造次。
26 宝玉盯着黛玉瞅了半天,方说:“你放心,好妹妹,你皆因此总是放心不下。才弄出一身病来,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至一日重似一日。”
27 黛玉听了如雷轰电掣,竟比自己肺腑之言来得还要恳切。宝玉愣神之际,黛玉静静地离开了。袭人来送扇子,宝玉竟无察觉,拉着袭人的手说:“好妹妹,我这心事从不敢说,今儿大胆说出,死了也甘心。我也为你弄出一身病,梦里总在想你。”袭人听了又急又臊,宝玉发现是袭人便走开了。
本册品评 阶层论
这一册让我们看到了贵族生活背后的主仆关系,阶层结构,以及同一阶层的人所展现的不同观念和其行为所受到的无形制约。
王夫人的一巴掌和宝玉的窝心脚,在主仆关系中有法理方面的观念支撑。要是把镜头移到今天,解读将会是怎样的呢? 其实,没打没踹时,阶层“场”就已经无所不在了。从一出生,人的阶层坐标就从父辈传给了新人,阶级的“基因”保证了社会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不仅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经济延续和地位传承,就是各阶层在整体的人口比例上也保持着稳定性。
由此构建的中国农业文明就具有了“超稳结构”。哪怕政权更迭,这种阶层(人口比例)结构也是稳定的。为了让它稳上加稳,第一册贾母用餐的那种“仪式感”就特别有效,袭人就深知反抗这种礼仪背后,会付出你想象不到的成本。而周全体贴不仅是“本分”,更是地位上升的“低阻通道”。
同一屋檐下的另一个丫头晴雯则不服这种来自“阶级坐标”的场力约束。自恃有几分姿色,不肯像袭人那样放下尊严。甚至在内心深处要不要做自己的公主,下场如何我们暂且不表。
王夫人可谓真正的“二当家的”。平时在贾母面前温文尔雅,但她深知姿色拼不过赵姨娘,才智远不及王熙凤,更无年轻一代的文采。可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法理地位。贾政在兄长去世后,让王夫人顺理获得了阶层场中法理高地。她工于心计(借侄女王熙凤压制情敌赵姨娘),运筹帷幄,没有传统法理,她随着年长色衰,也就只能吃斋念佛了。
细细品味袭人,就能看到封建礼教才是统治阶级的“护法长城”。
袭人相貌平平,却以忠诚换地位,又以特殊地位的信息优势击败那些“高颜值”的竞争者,貌似忠厚纯朴,但你也不能对袭人过于苛责,因为那是她的生存本能。今天职场中的袭人也不在少数。
看过《简爱》的读者可能不同意我的说法。实际情况是,欧洲城邦小国的贵族平民之别,虽说也有(甚至更明显)繁复礼仪做保护,但与中华帝国的千年礼教相比,跟本不值一提。那种虚伪的假仁假义,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心狠手辣,从民间家法里就能让你触目惊心。本册提到的金钏和晴雯都死了。金钏捶腿时被宝玉招惹,引来丧命之祸,“捶腿”是什么?真那么舒服吗?锤的不是真腿,而是支持行走了两千年不倒的制度根基。
最后,不得不提传统礼教之下,“爱情游戏”之艰难。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让黛玉这个父母早亡的孤女来说,选择爱情的风险更高。
正因如此,红楼梦的爱情故事才更加凄美。比起《罗密欧与朱丽叶》,《红楼梦》展现了宝黛内心世界的挣扎,就像我们今天面对病毒的“无奈”。它无所不在,今天的人们也没能完全摆脱无所不在的传统观念。要拆掉观念长城,非一代人可以达成。曹雪芹的鞭挞在这册中有比集中的体现。
请点击链接清单,它们通往不同的文化虫洞,请带上你的“洛阳铲”(就是脑洞,洛阳铲一旦钻到古墓,便可穿越时空),绝对不虚此行:
以上是空明岛公众号分类入口,也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