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810天。
许多小朋友对国外的名画、艺术家如数家珍,对我们中国的国画却知之甚少。
事实上,我们的国画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审美和造型的方式。承载了我们传统文化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有着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
了解中国画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审美水平,陶冶孩子情操,还能让他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传承我们的文化。正如习主席所说的那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1956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张大千先生访问法国巴黎,拜访了西方画家泰斗毕加索先生。毕加索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真是弄不明白,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巴黎来学习艺术?如果把东西方绘画比作一块精美的面包,那么西方的不过是面包的碎屑”。
毕加索先生对中国画的推崇的确是读到了艺术的真正灵魂。然而谈起中国画,大家脑海里首先出现的往往是连绵不尽的山水,或者站立或者坐卧的人物,以及枝头上鲜艳的花鸟。仿佛所有中国画都逃离不了这几个形式内容,内容很死板,也缺少新意,但事实确实如此吗?
诚然,国画画分三科,山水、人物和花鸟的确是中国画的三大门类。但是在此之上,每个时代的绘画大师都在不断地磨练技艺,开拓创新。
东晋时期的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为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内心的感受。以大自然为师,结合自己内心的感受,堪称现代艺术的纲领。
而近现代的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在《中国画改良论》中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亦是在思考对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创新。
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历代画家名人辈出。比如古代的顾恺之、吴道子、王维、赵孟頫、倪瓒、八大山人等等。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他们给我们中华文明宝库增添了无数瑰丽的财富。
国画的知名度,普及性不及西方绘画,这也与国画的客观特点有关。与西方绘画相比,国画的尺幅较大,往往是长长的卷轴,不便于公开展览展示,即使印在书上,图片也要缩小很多。那些美丽的细节,精细的笔触也难以展示全貌。
今天介绍的这幅国宝级的作品即是如此。《清明上河图》是画家张择端仅存于世的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作品以长卷的形式,生动记录了北宋宣和年间,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色。
画面内容丰富,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散点透视法来描绘所需的景象。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
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形制优美,宛如长虹。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为呼应。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槽船上,船工们正在与河水激烈地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十分纷繁紧张。过桥的行人也不由停足观看,情不自禁地指点提醒,呼号助力。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
后段为城门内外的景象。城楼高耸巍峨,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等应有尽有。街市中有专营罗锦匹帛,香火纸马。还有医药门诊看相算命的,还有沿街叫卖零食以及小百货等等。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无所不备。所有这些大者盈寸,小者如豆的人物及其活动。在画面上安排得纷而不乱,繁而有序,生动有致,形神兼备,但是《清明上河图》的出色之处还不止于此。
表面上看来,《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北宋的太平盛世和繁荣秩序,但是有学者认为。恰恰相反。画面里看似繁华的北宋都城,其实暗藏着一系列的危机,暴露出各种问题。是一幅名副其实的盛世危言图。
画卷刚开始的惊马,空空如也的望火楼,缺位的督粮官,船与桥的险情。还有桥上文武官员争道以及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商贾囤粮等等场景。张择端以画曲谏,提出对城防、安全、交通等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忧虑。
张择端在画卷的最后部分留下了问路、问医、问命的隐喻,这问的何尝不是汴京,何尝不是北宋呢。后来的历史,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这幅画献给宋徽宗之后没几年,汴京便被金兵攻占。皇室被金兵抓走做了俘虏。徽宗最后饱受折磨,惨死异乡。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的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相比其他严肃深奥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作为一个充满故事性的风俗画题材。好似古代的绘本。极其适合孩子们去观赏,去探索,哪怕还无法体会到这漫漫长卷之下的深意,也可通过一个场景,一幅幅面孔,一栋栋楼房,却感受到北宋当时的生活百态,去了解中国的历史,去对中国画做初步的了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如果孩子去看清明上河图,很容易迷失在繁华的画卷中。而《汴京的一天》这本书,却用绘本故事的形式,带领孩子走入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汴京郊外的早晨冷清而宁静,一支运货的骡队走过田野上的小路。赶路的人,骑马的人,坐轿的人,慢慢汇聚到了汴河两岸。汴京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故事后的知识介绍,让孩子对作画有更多了解。虹桥上下有什么意外事故正在发生。说书的,赶车的,摆摊的文人,僧人,牙人等等的衣着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城门疏于守备,瞭望塔上空无一人。
在故事中,走进中国第一长卷画《清明上河图》,感受画中的热闹与繁华,冲突与危机。这种方式既能让孩子了解图中讲了什么故事,整张图的重点在哪里?想要表现些什么。又能通过对一个个场景的描述,让孩子不受干扰地,着重地去感受里面的人物和故事,生活场景以及一栋栋飘着古香古色的木楼。与一个个形色各异的人去沟通,去交流。无论是悲是喜,去感受这慢慢长卷中的世界,体会当时的风云变化。
在和孩子共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用一些小技巧让孩子玩儿起来,可能使孩子对这本书印象更加深刻。
首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比一比谁的记忆最好。比如家长说:买花的太太,让孩子找在画的哪个地方。然后可以换过来。孩子随便说一个画中的场景,让家长来找找看。
第二,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猜测每个人的不同身份,去推想可能发生的各种故事。比如在城门口的税务局,收税官不知道说些什么。他旁边的商人手指着那箱货物,拼命地解释。守着货物的另一个人张大了嘴巴。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呢,是在争吵吗。家长朋友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来,给他们写一个全新的故事。
第三,可以鼓励孩子拿起画笔,去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古代世界。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头发,住在什么样的高楼里,在游戏一般的轻松氛围中去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许孩子对古代的了解并不比你少。